7月26日,吉电股份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在吉林省大安市正式投产。该项目由国电南瑞参与建设,是目前全球最大单体绿氨项目,在绿氨规模、混合制氢规模等方面创造了多项全球之最。作为我国绿色氢基能源领域的重要突破,该项目采用全产业链设计思路,通过"绿电→绿氢→绿氨"的协同生产模式,实现了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为全球低碳转型提供了示范。
该项目创新性地采用"绿氢消纳绿电、绿氨消纳绿氢"的全产业链模式,规划年制绿氢3.2万吨。绿氢生产通过可再生能源电力驱动电解槽分解水完成,制氢电源作为电网和电解槽之间的关键设备,确保电力稳定转换。项目投产后,每年可减少碳排放约65万吨,节约标煤约23万吨,有效替代传统高碳合成氨工艺。这不仅验证了大规模绿氢全产业链商业化路径,更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成功案例。
国电南瑞为该项目提供了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和设备,包括12套碱性电解槽制氢电源和16套质子交换膜电解槽制氢电源。这些设备集成了高电能质量控制、电网支撑等先进技术,能够有效应对新能源的间歇性功率波动,精准匹配电解槽运行需求。设备具备全负荷高效响应能力和低输出纹波特性,既能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又能延长电解槽等敏感设备的使用寿命,实现了与电网友好互动。
项目采用了南瑞自主研发的绿电制氢能量管理系统,基于工业自动化平台构建。该系统通过稳态优化、动态快速协调等关键技术,建立了多时间尺度、多目标的控制体系,成功解决了风光发电波动性与制氢生产稳定性之间的匹配难题。作为"智能神经中枢",系统实现了全链路数据实时感知、全景监控与调度优化,显著提升了绿电制氢全产业链的运营效率和可靠性。
该示范项目强化了国电南瑞在绿电制氢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展示了绿色能源高效转化的创新实践。未来,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完善从规划仿真到运维管理的全链条产品体系,包括电解水制氢系统、智慧管理系统等核心装备。通过推动技术标准升级和示范应用规模化,国电南瑞致力于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更优质的解决方案,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