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原理:
设备采用浮标式结构,主体为高强度耐腐蚀材料,通过锚链固定于指定海域。传感器阵列分布于浮标不同深度位置:表层传感器监测水温、盐度、溶解氧等基础参数;中层传感器通过光学原理测量叶绿素与蓝绿藻浓度;底层传感器结合声学多普勒技术捕捉海流流速与方向。数据经内置微处理器实时校准后,通过北斗短报文与5G双模通信模块上传至云平台,支持远程参数配置与异常报警。浮标配备太阳能供电系统与大容量锂电池,确保极端天气下连续工作。
应用范围:
适用于海洋牧场生态健康评估与养殖环境调控;海上风电场基础结构冲刷监测与安全预警;港口航道水质污染溯源与通航安全保障;近海海域赤潮、绿潮等生态灾害早期预警;以及深海科考中的长期环境参数观测。设备可与卫星遥感、水下机器人等平台联动,构建“空-天-海”一体化监测网络。
技术参数:
监测参数:水温(-5~40℃)、盐度(0~70ppt)、溶解氧(0~20mg/L)、pH(0~14)、浊度(0~1000NTU)、叶绿素(0~500μg/L)、蓝绿藻(0~100万cells/mL)、海流流速(0~5m/s)、风向风速(0~60m/s);精度:±0.1℃、±0.05ppt、±0.1mg/L、±0.02pH、±3%FS、±5%FS、±10%FS、±0.05m/s、±0.5m/s;通信:北斗短报文+5G;供电:太阳能+锂电池(续航≥730天);防护等级:IP68;浮标尺寸:Φ2.5m×4m;抗风浪等级:≤12级;材质:碳纤维复合材料+316L不锈钢;重量:≤800kg(含配重)。
产品特点:
浮标结构采用流线型低阻力设计,抗倾覆能力强;传感器具备自清洁与防生物附着涂层,减少人工维护;云平台支持多维度数据可视化与AI算法分析,可自动生成生态健康报告;设备内置故障自诊断模块与应急定位装置,提升运维安全性;模块化设计支持快速更换传感器或扩展参数,满足不同海域监测需求;通过CCS船级社认证,适应复杂海洋环境长期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