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X

钴产业洞察报告
推广

位置:BBIN宝盈集团 >

> 新闻资讯

> 襄阳新能源闭环成型:6.8万吨电池黑粉“重生”倒计时

襄阳新能源闭环成型:6.8万吨电池黑粉“重生”倒计时

2025-08-10 11:53:58 来源:SMM
139        0
简介:2025年8月,湖北睿派科技投资20亿元、年处理6.8万吨磷酸铁锂电池黑粉的循环利用项目即将在襄阳襄城区投产。项目不仅补齐了当地“矿山—材料—电池—应用—回收”新能源全链条的最后一块拼图,还将通过高效提取锂、铁、磷等关键元素,年产5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实现资源闭环与经济效益双赢。
8月的襄阳,暑气蒸腾,位于襄城经济开发区的睿派新能源工地上同样热火朝天。18栋银灰色钢结构厂房在烈日下熠熠生辉,吊车、焊机、叉车穿梭其间,工人们正紧锣密鼓地进行设备调试。站在7号车间门口,项目计划调度中心主任万凯指着眼前一排排崭新的反应釜介绍:“单机调试已接近尾声,下一步是联动试车。只要本月底外部供电到位,我们就能立即投料试生产。”

这看似寻常的试车,背后却是一场产业革命的关键一跃。过去,退役磷酸铁电池中的“黑粉”——正极极片经破碎、热解后的黑色粉末——往往被视为难以处理的危废,其中1%—3%的锂、20%以上的铁、磷因回收率低而被大量浪费。睿派科技通过自主研发的高温焙烧-选择性浸出-梯级除杂技术,把黑粉中的锂回收率提高到92%,铁、磷的综合利用率超过95%,最终产出的电池级磷酸铁锂可直接回到正极材料端,实现“废料—原料”的华丽转身。

“从矿山到回收,襄阳第一次把新能源产业链真正打成了一个圆。”襄城区委书记在6月的项目观摩会上如此评价。过去十年,襄阳依托磷矿钒钛磁铁矿资源,先后引进了邦普循环、比亚迪刀片电池、东风汽车新能源整车等项目,形成上游资源—中游材料—下游应用的前端链条。然而,退役电池如何处理一直是“最后一公里”难题。睿派项目的投产,不仅让襄阳拥有了华中地区最大的磷酸铁锂回收产能,还补上了“资源二次提取”的关键环节。

据测算,项目全部达产后,每年可减少矿石开采约60万吨,节约标煤4.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2.6万吨,相当于植树700万棵。经济效益同样可观:以当前电池级碳酸锂每吨8万元、磷酸铁每吨1.1万元计算,项目年产值有望突破40亿元,创造税收2.6亿元,直接带动就业1200人,间接拉动物流、设备、服务等配套岗位3000个以上。

在7号车间外,36岁的电气工程师李博正在给变频器做最后的参数核对。三年前,他还在沿海一家锂电企业做售后,家乡项目启动后第一时间递了简历。“以前把电池卖出去就完事,现在能让它‘死而复生’,感觉自己在做更有意义的事。”李博说。像李博这样的技术回流人员,项目团队里已占到六成以上。

为了保障8月底顺利投料,襄城区政府成立了“红色店小二”专班,水、电、气、蒸汽全部接入“绿色通道”。国网襄阳供电公司仅用45天就完成了110千伏专线建设;襄阳北站为项目量身定制了危化品运输方案,让黑粉从周边省份的拆解基地直达厂区;生态环境部门则通过“一对一”驻厂帮扶,把危废经营许可证审批时限压缩了三分之二。

“投产只是起点。”睿派科技董事长刘江透露,公司已与东风汽车、厦门钨业、蜂巢能源等上下游伙伴签署五年期回收协议,二期3万吨磷酸铁锂回收产线也已启动环评,计划在2027年前将襄阳基地打造成年处理20万吨退役电池、50亿元产值的国家级城市矿山示范基地。

从矿山到电池,从电池到整车,再到退役电池重新变成原料,襄阳用20亿元的投资、6.8万吨的年处理能力,画出了新能源产业真正意义上的“圆”。睿派项目不仅解决了磷酸铁锂电池回收难题,更以高效、绿色、低碳的方式,助推襄阳迈向中部地区新能源产业高地。随着月底投料试车的启动,这座“城市矿山”即将正式运转,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可持续发展写下新的注脚。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BBIN宝盈集团技术平台

报名参会

湖南 - 株洲
2025年08月15日 ~ 17日
内蒙 - 呼和浩特
2025年08月18日 ~ 20日
云南 - 昆明
2025年08月19日 ~ 21日
云南 - 昆明
2025年08月21日 ~ 23日
湖南 - 长沙
2025年09月04日 ~ 06日
碲产业报告2025
推广

推荐企业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热门资讯
更多+

福建省金龙稀土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