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中电建肥城2×300MW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电站项目厂外盐穴首口注采井正式开工。该项目是当前压缩空气储能领域投资规模最大、技术参数最先进的示范工程,创新利用天然盐穴作为储气容器,将废弃矿坑转化为新能源发展资源。项目投产后年发电量达11.88亿千瓦时,为"双碳"目标下的能源转型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肥城压缩空气储能电站项目位于山东经济开发区,占地221亩,采用2台300兆瓦/1800兆瓦时机组。系统储热温度高达224℃,充电8小时可连续发电6小时,充放电效率超过70%。其介质温度、主气参数等关键技术指标均达国际领先水平,具有系统高效、维护简便等优势,标志着我国在大规模储能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该项目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基础设施,能有效应对新能源并网带来的电网平衡挑战。通过提供灵活的调峰、调频服务,显著提升区域电网调节能力。其采用的盐穴储气技术不仅降低建设成本,更开创了废弃矿坑生态修复与新能源开发相结合的新模式,为构建现代能源体系提供了示范样本。
肥城项目单井口径和运行压力均为行业之最,展现了我国在压缩空气储能领域的技术实力。项目设计充分考虑了系统经济性,通过优化储热系统和机组参数,实现了高效率与低运营成本的统一。这种规模化应用将加速新型储能技术商业化进程,对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该示范工程通过创新技术将盐穴这一地质资源转化为优质储能载体,解决了传统压缩空气储能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问题。其建设不仅带动当地新能源产业发展,更探索出一条生态保护与能源开发协同推进的新路径,为后续同类项目积累了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