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鲁非正规矿工与政府的谈判因关键分歧陷入僵局,可能导致新一轮抗议活动。工会领导人Maximo Franco Bequer表示,政府坚持8月17日的最后期限,要求矿工必须将所有爆炸物转移至官方认可的安全存储设施。若未能按期完成,约2万名矿工将失去参与政府正规化计划的机会。
这批矿工主要分布在Cusco地区,该地区是秘鲁重要的
铜矿生产带,供应多家国际矿产企业的原材料。7月中旬,矿工曾发起为期两周的抗议,封锁了MMG、嘉能可(Glencore)和Hudbay等矿业公司使用的铜运输主干道,导致物流受阻。若抗议再起,可能再次影响铜矿供应链。
这些矿工主要依靠临时许可证作业,政府近年来试图逐步取消该制度,推动矿业规范化。然而,矿工认为新的法规要求过高,可能导致他们无法维持生计。工会计划在短期内召开会议,决定是否组织新一轮示威。
秘鲁是全球第二大铜生产国,矿业占其出口比重较大。非正规
采矿长期存在,涉及数十万工人,但由于安全标准较低,经常引发环保和劳工权益争议。政府近年加强监管,要求矿工遵守更严格的安全规范,包括爆炸物管理、环境保护和劳工保障措施。
此次争议的核心在于爆炸物存储问题。政府规定矿工必须将炸药等危险品存放于官方认证的"火药库",但许多小型采矿团体缺乏资金建设合规设施。工会曾要求延期执行,但政府认为拖延会阻碍矿业规范化进程。
如果谈判彻底破裂,矿工可能采取更激烈的抗议手段,包括封锁道路、占领矿区等。此前类似事件已多次影响秘鲁铜矿出口,国际铜价短期内可能因供应担忧出现波动。目前主要矿业公司尚未公开回应事态发展,但已在Cusco地区加强物流安保措施。
秘鲁政府希望逐步淘汰非正规采矿,以减少安全事故和环境破坏。但矿工团体认为政策缺乏过渡期支持,可能导致大量小型采矿者失业。该国矿业协会曾建议政府提供财政援助,帮助矿工达到合规标准,但具体措施仍未落实。
市场观察人士认为,若僵局持续,可能影响秘鲁铜矿产能,并波及全球铜供应链。由于
新能源汽车和可再生能源行业对铜需求持续增长,供应端的任何扰动都可能引发市场敏感反应。目前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铜库存处于相对低位,若秘鲁供应受限,可能进一步推高铜价。
秘鲁政府尚未宣布是否考虑调整政策,但强调矿山安全是首要任务。矿业部表示将继续与工会对话,但不会在关键安全标准上妥协。未来几天将是谈判关键期,矿工团体的最终决定将直接影响该国矿业生产和出口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