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电动汽车的安全性成为消费者和行业关注的焦点。2025年7月,工信部发布了GB 18384《电动汽车安全要求(征求意见稿)》,旨在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的安全标准,保障消费者的生命财产安全。此次修订的重点内容包括提升安全底线、优化紧急功能、新增防护要求以及提高防水标准。
首先,在提升安全底线方面,《征求意见稿》对整车维修断开装置的要求进行了加强。随着新能源汽车电压的升高,车辆救援或维修时的人员安全变得尤为重要。因此,《征求意见稿》强制要求车辆必须配备维修断开装置,以确保在维修和救援过程中人员的安全。此外,“一键下电”功能也得到了优化。目前许多车辆采用软开关控制下电,但在紧急工况下,软开关容易失效。因此,修订稿要求必须使用物理按键实现“一键下电”功能,以提高紧急情况下的安全性。
其次,新增了整车底部防护要求和刮底测试方法。这一要求是基于国内新能源汽车安全事故案例和研究数据提出的,与其他标准中的底部撞击测试互补,经过多轮测试验证其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电动汽车的防水要求也进一步提高,涉水测试深度增加,通过性提升。新增了稳态电流和遮拦外壳承压测试方法,明确了检验方法,确保车辆在涉水等复杂环境下的安全性。
从标准引领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成果显著,之前发布的三项强标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行业面临新的挑战。2023年下半年开始,相关部门启动了修订预研工作,并完成了《征求意见稿》的编制。此次修订基本与国际标准同步,协调一致,旨在提升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整体安全水平。《征求意见稿》新增的内容为企业提供了技术参考,希望企业能够采用更高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保障消费者的使用安全。随着《征求意见稿》的实施,预计企业将加强整车安全意识,提升技术水平,以满足更高的安全要求。
GB 18384《电动汽车安全要求(征求意见稿)》的发布,标志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安全标准的进一步提升。此次修订的重点在于提升安全底线,优化紧急功能,新增防护要求,并提高防水标准。这些修订内容不仅为企业提供了技术参考,还推动了行业整体安全水平的提升。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更高的安全标准将有助于增强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信心,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