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河谷近日公布的运营报告显示,该公司多项关键金属产量在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显著增长。作为全球第二大铁矿石生产商,淡水河谷在有色金属领域的产能扩张同样引人注目。位于巴西帕拉州的索塞古铜矿通过提升矿石品位,使当季铜产量达到9.26万吨,创下六年来的第二季度最高水平。
在
镍生产方面,加拿大和巴西本地的运营区表现超出预期。昂萨布玛
镍矿通过优化维护计划,配合长港精炼厂的产能突破,推动季度镍产量攀升至4.03万吨。长港精炼厂1.1万吨的季度产量刷新了该设施投产以来的纪录。这些数据表明,淡水河谷在经历前几年的运营调整后,有色金属业务已进入稳定增产阶段。
铁矿石作为淡水河谷的核心业务,本季度产量达到8360万吨,同比增长4%。布鲁库图矿区新投产的第四条选矿线贡献了主要增量,而全球最大的单体铁矿项目S11D则再次刷新季度产量纪录。不过球团产量同比下降12%至790万吨,反映出该公司正在执行的产品结构调整策略。
从地域分布来看,巴西北部矿区的产能释放尤为显著。巴卡巴项目获得环境许可后,将为后续开发扫清障碍。萨洛博铜矿完成达产目标,沃伊斯湾矿区扩建项目也逐步释放产能。这三个项目均位于帕拉州,显示出该地区在淡水河谷全球布局中的战略地位正在提升。
市场观察人士指出,淡水河谷的产量增长恰逢全球能源转型加速期。作为电动车电池和电网建设的关键原材料,镍和铜的需求持续看涨。国际铜业研究组织的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精炼铜需求预计增长3.5%,而供给缺口可能达到30万吨。淡水河谷的增产有助于缓解市场紧张状况。
在运营效率方面,淡水河谷近年来实施的自动化改造开始显现成效。无人驾驶卡车和智能化选矿设备的应用,使得主要矿区的设备利用率提升约15%。公司表示将继续投资数字化技术,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将关键矿区的自动化水平提高至行业领先标准。
物流能力的同步提升也为产量增长提供了支撑。淡水河谷在巴西新建的铁路支线和港口码头陆续投入使用,缓解了以往制约产能的运输瓶颈。特别是在雨季期间,新的物流网络保证了矿产资源的稳定外运。
不过分析人士也提醒,矿产行业的环保压力仍在加大。巴西政府近期收紧了矿山
尾矿坝的管理标准,这可能影响部分传统矿区的改造计划。淡水河谷需要平衡产能扩张与环境合规的关系,特别是在亚马孙雨林周边的敏感区域。
从全球格局来看,淡水河谷的增产将加剧与必和必拓、力拓等国际矿企的市场竞争。在亚洲市场,各家公司都在争取与中国钢企签订长期供货协议。而欧洲市场对负责任
采矿认证的要求,则促使矿企加大在减排技术和社区关系方面的投入。
淡水河谷的业绩表现对巴西经济具有重要影响。作为该国最大的出口企业之一,其金属出口额约占巴西外贸总额的15%。产量增长将直接带动相关地区的就业和税收,对正处于复苏阶段的巴西经济形成支撑。
随着三季度传统生产旺季的到来,市场预期淡水河谷的金属产量有望继续保持增长。但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担忧,以及主要消费国产业政策的变化,都可能对后续产销策略产生影响。投资者将密切关注该公司在产能利用率和市场价格之间的平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