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氨丝光处理是纺织行业的新型技术,其处理时需要用到液氨,但使用过程中一部分氨无法通过回收系统完全收集。为防止氨氮造成的空气污染,广东某纺织企业采用硫酸吸收未能完全回收的氨,形成一股主要成分为硫酸铵的纺织液氨丝光高氨氮废水(TLALW)。该纺织企业污水厂原采用硝化反硝化工艺处理TLALW,但该工艺曝气能耗高、碳源投加量大且污泥产量高。相比于硝化-反硝化工艺,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的耗氧量可减少62.5%,使能耗大大降低,碱度药剂耗量也减少了,且无需外加有机碳源、污泥产量低。综合以上分析,对于TLALW而言,最佳的处理工艺为亚硝化厌氧氨氧化。
1、工程项目概况
该纺织企业污水厂的硝化-反硝化池的氨氮去除负荷仅为0.300kg/(m?·d),氨氮平均去除率仅为65%。在更高的废水排放标准和生产扩大导致的水量增长压力下,该厂不得不寻求更加高效节能的脱氮技术来处理这股废水。
笔者团队于2019年在该污水厂建立了一套30m?/d的TLALW厌氧氨氧化处理中试系统。经过半年调试,该中试系统在进水氨氮为1000~5000mg/L时,氨氮去除负荷(ARR)最高达到2.220kg/(m?·d),处理出水水质稳定,氨氮和总氮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9%和82%。
在该中试项目成功实施,且处理效果达到预期的基础上,笔者团队与该纺织企业进一步合作,于2021年3月正式启动厌氧氨氧化工艺处理纺织液氨丝光高氨氮废水的工程项目。
1.1 设计水质
该工程设计处理量为400kgNH4+-N/d,池体体积为500m?,设计氨氮去除负荷为0.800kg/(m?·d),设计进水pH为8.0~9.5、氨氮为1000~5000mg/L、总氮为1000~5000mg/L,设计出水pH为6.0~9.0、氨氮为0~300mg/L、总氮为0~500mg/L。
1.2 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TLALW经电磁流量计计量后送入预亚硝化池,利用FA抑制亚硝酸盐氧化菌(NOB)首先实现部分亚硝化,再流入厌氧氨氧化池完成后续的厌氧氨氧化反应,最终实现对TLALW的脱氮处理。本厌氧氨氧化工程化系统在厌氧氨氧化池前端设置预亚硝化池,预先高效地将部分氨氮转化为亚硝态氮,以满足后续厌氧氨氧化的基质稳定供应要求;而且分两步投加碱度(分别在预亚硝化池和厌氧氨氧化池投加),以避免厌氧氨氧化池内pH过高(厌氧氨氧化污泥最适
声明:
“液氨丝光高氨氮废水处理中厌氧氨氧化的应用”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