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焚烧电厂渗滤液主要来源于垃圾本身含有的水分、垃圾在降解过程中产生的水分、卸料平台及栈桥冲洗水和初期雨水等。垃圾渗滤液具有污染物成分复杂、水质波动大、有机物和氨氮浓度高、重金属离子浓度和盐分含量高等特点。垃圾渗滤液若直接排入水体,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
以某垃圾额定处理量为2×600t/d的焚烧电厂渗滤液处理系统为例,就生物法+膜法工艺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1、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
1.1 设计进、出水水质
该电厂垃圾渗滤液处理后出水一类污染物浓度需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其他污染物需达到《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和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要求,同时出水水质需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19923—2005)中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补给水水质指标要求,便于电厂将污水处理站产水进行回用。
设计进、出水水质见表1。
1.2 工艺流程
渗滤液处理系统主要用于处理垃圾渗滤液、卸料平台及栈桥冲洗水、初期雨水等,设计处理规模为360m3/d。
工艺流程及水量平衡见图1。
1.3 设计参数及工艺特点
1.3.1 初沉池
渗滤液通过垃圾池底部的输送泵提升至初沉池。渗滤液输送泵2台(1用1备),Q=40m3/h,H=550kPa,N=15kW。在初沉池入口设1台篮式过滤器和1台自清洗过滤器,篮式过滤器的过滤精度为10mm,自清洗过滤精度为2mm。篮式过滤器和自清洗过滤器流量均为60m3/h。初沉池为半地下式钢混结构,停留时间1.2d,有效容积300m3。池底设1台螺杆排泥泵,Q=5m3/h,H=200kPa,N=2.2kW。渗滤液经泵输送至篮式过滤器和自清洗过滤器,去除大颗粒物及杂质,然后进入初沉池进一步除去粒径>1mm的固体颗粒物,降低悬浮物含量,防止在调节池淤积。初沉池的出水通过管道进入调节池,池底淤泥通过排泥泵进入污泥处理系统。
1.3.2 调节池
设1座调节池(分2格)和1座事故池,调节池和事故池互为备用。调
声明:
“垃圾焚烧电厂渗滤液处理生物法+膜法技术”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