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原理:
该仪器采用双探测器复合设计,主探测器为高灵敏度能量补偿型GM计数管(覆盖0.01μSv/h~10Sv/h剂量率范围),通过电离气体产生电脉冲信号,脉冲频率与射线剂量率成正比;副探测器为薄窗NaI(Tl)闪烁体探测器(能量响应范围10keV~3MeV),利用闪烁体受射线激发产生荧光光子,经光电倍增管转换为电信号,实现射线能量与核素特征峰的初步分析;两路信号经低噪声前置放大器处理后,由高速ADC同步采集并传输至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基于能量加权算法与核素库比对技术,实时计算剂量率、累积剂量,并通过模式识别算法辅助判断常见核素(如Co-60、Cs-137、I-131)的存在概率;数据经边缘计算模块预处理后,通过2.4英寸TFT彩色显示屏本地显示数值、能谱图及预警信息,同时支持蓝牙/USB通信导出至电脑或手机APP,生成符合《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 18871-2002)的检测报告。
应用范围:
适用于核电站运行期间周边环境的连续监测,实时评估反应堆冷却剂泄漏、废料处理等环节的辐射水平;医院放射科(CT、DR、放疗设备)及核医学科(SPECT、PET-CT)的辐射防护检测,定位高剂量区域并指导屏蔽优化;海关口岸对进口矿石、集装箱及特殊货物的放射性筛查,快速识别非法携带的放射性物质;应急救援现场(如核事故、放射性污染泄漏)的辐射剂量评估,为人员疏散与防护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以及科研机构对放射性同位素实验、粒子加速器环境的辐射安全管控,确保实验人员与设备安全。设备支持手持操作与三脚架固定,可适应室内、野外等多场景检测需求。
技术参数:
测量参数:γ/X射线剂量率(0.01μSv/h~10Sv/h)、累积剂量(0.001mSv~9999mSv)、β射线表面污染(0.1Bq/cm?~1×10?Bq/cm?);能量响应:30keV~3MeV(γ/X)、50keV~3MeV(β);分辨率:±5%(剂量率)、±10%(核素识别);报警阈值:用户可设(默认0.5μSv/h预警、1μSv/h报警);数据存储:≥10万组;通信方式:蓝牙/USB;供电:可充电锂电池(3.7V/5200mAh,续航≥48小时);防护等级:IP65(防尘防水);工作温度:-20℃~+50℃;尺寸:180×90×45mm;重量:0.5kg。
产品特点:
双探测器复合设计实现γ/X/β射线多参数同步测量,单设备替代传统多台仪器,降低检测成本;能量补偿型GM计数管与NaI(Tl)闪烁体探测器协同工作,剂量率测量范围跨4个数量级(0.01μSv/h~10Sv/h),满足低剂量环境监测与高剂量应急响应需求;核素识别辅助功能通过能谱分析与库比对技术,快速定位常见放射性同位素,提升现场筛查效率;2.4英寸TFT彩色显示屏支持数值、能谱图双显示,并配备声光报警与振动提示功能,确保操作人员在嘈杂环境下及时获取超标信息;轻量化设计(0.5kg)与人体工学手柄,适合长时间户外作业,是核辐射监测领域的高性价比便携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