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原理:
设备核心采用能量补偿型GM计数管与NaI(Tl)/HPGe闪烁体探测器组合:γ辐射穿透探测器时,光子与晶体或气体介质相互作用产生荧光或电离信号,光电倍增管或电极将信号转换为电脉冲,微处理器通过脉冲幅度分析技术区分不同能量段辐射(如区分天然本底与人工核素),实时计算γ剂量率(μSv/h);中子探测模块基于?He正比计数器或BF?中子管,通过中子与探测器内核素(如?He)发生(n,p)反应产生的带电粒子信号,计算中子通量(n/cm?·s);放射性气溶胶采样头通过大流量风机(≥1000L/min)将空气抽入,气溶胶颗粒被滤膜截留,后续通过γ能谱分析或化学分离法测定滤膜上放射性核素活度。所有数据经边缘计算模块预处理后,通过4G/5G、光纤或RS485实时上传至监控平台,支持超标阈值自动报警与历史数据回溯。
应用范围:
适用于核电站、核燃料加工厂等核设施周边环境的连续辐射监测,验证安全壳完整性及放射性物质泄漏风险;边境口岸、海关监管区对跨境运输放射性物品的实时筛查,防止非法核材料流入;医疗放射科室(如CT、放疗室)周边区域的辐射剂量监控,保障医护人员与公众安全;科研机构(如粒子加速器实验室)的高能辐射场监测,确保实验过程符合辐射防护标准;以及城市环境放射性本底调查与突发核事件应急响应中,快速定位污染源并评估扩散范围。设备支持立杆、壁挂或集成于监测站房部署,适应户外恶劣环境。
技术参数:
测量参数:γ剂量率(0.01μSv/h~10Sv/h)、中子通量(0.01n/cm?·s~10?n/cm?·s)、放射性气溶胶(可选配);能量范围:γ射线20keV~3MeV,中子热中子~15MeV;剂量率精度:±5%FS(γ)、±10%FS(中子);响应时间:≤2秒(γ)、≤5秒(中子);数据上传间隔:1秒~24小时可调;通信方式:4G/5G/光纤/RS485;供电:AC220V或太阳能+锂电池(续航≥30天);防护等级:IP66(防尘防水);工作温度:-40℃~+70℃;尺寸:600×500×1500mm(含防护箱);重量:120kg。
产品特点:
高灵敏度探测器组合实现宽量程、多核素覆盖,γ剂量率检测限低至0.01μSv/h;智能温度补偿与抗电磁干扰设计,确保复杂环境下数据稳定性;模块化结构支持快速更换探测器或升级功能(如增加β/α监测模块);云端平台提供实时地图、趋势分析、报警联动及报表生成功能,支持多级用户权限管理;设备通过国家计量认证与防爆认证(Ex ib IICT4 Gb),符合HJ 1127-2020《环境辐射监测技术规范》等标准,是辐射环境监测领域的专业化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