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原理:
设备采用非分散红外(NDIR)传感器检测CO?浓度,利用甲烷对特定波长红外光的吸收特性实现CH?高精度测量,氧化亚氮则通过光声光谱或气相色谱技术(可选配)进行定量分析。多参数传感器阵列同步采集环境温湿度、气压及风速风向数据,通过涡度相关法或箱式法碳通量模型,将气体浓度与气象参数关联计算,最终输出碳排放速率、总量及碳汇变化趋势。数据经本地边缘计算模块预处理后,通过5G/4G/光纤上传至云端平台,支持实时报警、历史追溯及多站点数据融合分析。
应用范围:
适用于火力发电厂、钢铁冶炼、水泥制造等高耗能行业的烟气排放口温室气体在线监测与碳交易核证;城市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等场所的甲烷逸散管控与减排效果评估;森林、湿地、农田等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动态监测与碳交易项目开发;以及科研机构对区域碳排放清单编制与气候变化模拟研究。设备支持防爆、防腐、防尘设计,可搭配立杆、壁挂或车载平台,适应户外、室内及移动监测场景。
技术参数:
CO?测量范围0-5000ppm(扩展至5%VOL),CH?测量范围0-100ppm(扩展至5000ppm),N?O测量范围0-1ppm(光声光谱法);精度±1%FS(CO?/CH?)、±3%FS(N?O);响应时间T90≤20秒;工作温度-40~+70℃;防护等级IP66;防爆等级Ex d IIC T6 Gb;输出接口5G/4G/光纤/RS485;数据存储≥5年(本地SSD);供电AC380V或太阳能+蓄电池双模式;尺寸800×600×300mm;重量≤80kg。
产品特点:
多技术融合覆盖全量程温室气体检测需求,支持CH?超低浓度(ppb级)监测;内置碳通量计算模型,直接输出符合IPCC指南的排放数据;三级校准体系(自动零点、跨度标定、现场比对)确保长期稳定性;支持区块链存证与第三方核证接口,满足碳交易市场数据可信要求;通过CCEP环保认证、CPA计量认证及防爆认证,符合HJ870、GB/T 32150等标准,为碳排放监测提供全链条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