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原理
ML1采用“流速-水位-流量”协同测量原理:流速测量基于多普勒超声波技术,设备底部换能器向水体发射2MHz高频声波,声波遇水中悬浮颗粒(如泥沙、气泡)反射后产生多普勒频移,通过分析频移量(Δf)与声波传播角度(θ),结合公式“流速v=(c×Δf)/(2f?×cosθ)”(c为声速,f?为发射频率)计算实时流速(0.01~10m/s,精度±1%);水位测量采用压力式传感器,通过检测水体静压力换算水位高度(0~10m,精度±1mm);流量数据则根据用户选择的计算模型(如矩形渠道、梯形渠道、三角堰、矩形堰等)自动生成,例如矩形渠道流量Q=流速v×水位h×渠道宽度B,三角堰流量Q=0.564×C?×√(2g)×H^(5/2)(C?为堰口系数,H为堰上水头)。设备内置温度传感器,可实时修正声速(水温每升高1℃,声速增加约3m/s),确保流速测量精度;同时支持数据自动滤波,过滤水面波动、杂物干扰,提升数据稳定性。
应用范围
该设备适用于多场景明渠流量监测需求:在农业灌溉中,部署于田间渠道或泵站出水口,实时监测灌溉水量,指导精准用水,避免水资源浪费;在城市排水领域,安装于雨水管网末端或污水提升泵站,监测排水流量,评估管网负荷,辅助城市内涝预警;在污水处理环节,用于进水口、出水口流量计量,结合水质数据(如COD、氨氮)核算污染物排放总量,满足环保监管要求;在河流生态补水场景,通过长期监测补水渠道流量,评估补水效果,优化调度方案;此外,还可应用于水电站引水渠、工业园区排水明渠等场景,满足用户对流量连续、精准监测的需求。
技术参数
测量参数:流速(0.01~10m/s,精度±1%)、水位(0~10m,精度±1mm)、流量(计算值,精度±2%)、水温(-20℃~+60℃,精度±0.5℃)
数据传输:支持4G/NB-IoT/LoRa无线通信(可选),RS485/RS232有线接口,数据上传间隔1分钟~24小时可设
供电方式:太阳能+锂电池双供电(太阳能板100W,锂电池12V/200Ah),连续阴雨天工作≥30天
防护等级:IP68(主机及传感器),适应水下5米长期浸泡与暴雨、沙尘环境
设备尺寸:主机300mm×200mm×150mm,传感器直径150mm×高度100mm,立杆高度2m(可定制)
产品特点
非接触与高可靠:流速测量无需接触水体,避免传感器被泥沙、杂物堵塞,维护成本低;压力式水位测量抗干扰能力强,数据波动<0.5mm;
多模型与广适配:内置20余种堰槽、明渠断面流量计算模型,用户可根据现场条件灵活选择,支持自定义模型导入,适配复杂渠道形态;
强防护与长续航:全设备IP68防护,传感器采用316L不锈钢材质,耐腐蚀、抗冲击;大容量锂电池+太阳能供电,满足偏远地区长期无人值守监测需求;
智能预警与云端协同:支持流量阈值超标报警(短信/平台推送),云端平台提供数据存储、趋势分析、报表生成功能,助力用户实现流量监测的“智能化”与“精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