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原理
仪器采用“电弧燃烧-气体分析”与“光电比色法”联用技术:碳硫分析模块通过高频电弧燃烧将样品中的碳、硫转化为二氧化碳(CO?)和二氧化硫(SO?),利用气体容量法定碳、碘量法定硫,结合高精度光敏元件控制滴定终点;多元素分析模块采用冷光源技术与进口光电元件,通过光电比色法测定硅、锰、磷等元素的吸光度值,结合内置的嵌入式单片机与PCE软件实现数据实时处理。
应用范围
覆盖黑色金属全产业链检测需求:
冶金行业:优化转炉炼钢脱氧合金化工艺,监控铁水碳当量;
铸造领域:分析球墨铸铁、灰铸铁中的硅、锰含量,控制石墨形态;
机械制造:检测轴承钢、合金结构钢中的铬、镍偏差,保障零件热处理质量;
质检机构:支持400余种国标、美标合金牌号盲测,快速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
产品技术参数
测量范围:C 0.01%-8%、S 0.001%-3%、Si 0.01%-5%、Mn 0.01%-25%、P 0.005%-0.8%、Cr 0.01%-10%、Ni 0.01%-5%;
检测精度:符合GB/T223.3-5-2003标准,重复性≤0.0003%;
分析时间:单样品检测≤45秒(不含称样时间);
电源要求:220V±10% 50Hz,耗电量≤500W。
产品特点
高精度与稳定性:采用进口传感器与冷光源技术,抗干扰能力强,高碳含量测试精度优于同类产品;
智能化操作:品牌电脑微机控制,全中文菜单界面,支持工作曲线动态生成与自动校正;
模块化设计:碳硫通道与多元素通道独立运行,通道数可扩展至30条,适应复杂样品分析;
耐用可靠:关键部件寿命超5万小时,机外溶样设计避免管道老化,维护成本降低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