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原理
仪器结合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与气体容量法:
高频燃烧:样品在高频感应炉中高温熔融,碳转化为二氧化碳(CO?),硫转化为二氧化硫(SO?)气体;
红外检测:CO?和 SO?气体分别进入对应红外吸收池,通过测量特定波长(CO?:4.26μm,SO?:7.3μm)的红外光吸收强度,结合朗伯-比尔定律计算含量;
气体容量法辅助:硫分析模块同步采用气体容量法,通过测量 SO?气体体积进行双重校准,确保低含量硫(≤0.001%)检测的准确性。
应用范围
覆盖金属材料全产业链检测场景:
冶金行业:监控转炉炼钢、电炉冶炼中碳硫含量,优化脱碳保硫工艺;
铸造领域:分析球墨铸铁、灰铸铁中碳当量,控制石墨形态与力学性能;
机械制造:检测合金钢、不锈钢中碳硫偏差,保障零件热处理质量;
质检机构:提供第三方检测数据,支持金属材料贸易结算与质量仲裁。
产品技术参数
检测范围:碳 0.0001%-10.00%,硫 0.00005%-3.00%;
检测精度:符合 GB/T 20123、GB/T 20124 标准,重复性≤0.0003%(C)、≤0.0001%(S);
分析速度:单样品检测时间≤45 秒,支持 24 小时连续工作;
气体要求:高纯氧气(99.995%),动力气 0.2-0.3MPa。
产品特点
高精度:红外检测池采用镀金反射层技术,信噪比提升 50%,低含量检测稳定性行业领先;
抗干扰强:高频炉功率 3.0kW 可调,适应不同材质样品,陶瓷坩埚避免铁元素干扰;
智能化:7 英寸触摸屏操作,内置 200 种材料数据库,支持一键校准与数据导出;
耐用可靠:关键部件寿命超 5 万小时,维护成本降低 30%,通过 ISO9001 质量认证。
该仪器已在国内宝钢、鞍钢等企业广泛应用,以“精准、高效、稳定”的核心优势,成为金属材料碳硫分析的首选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