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抗战胜利80周年盛大阅兵仪式上,众多新型武器装备震撼亮相,其背后,湖南企业——湖南高新创投集团旗下的中创空天,凭借自主研发的高端铝材,为这些“国之重器”提供了坚实支撑。
高端铝合金,素有“工业骨骼”之称,在航空航天航海、武器装备、交通运输等关键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我国铝工业起步较晚,航空航天等领域所需的高端铝材长期依赖进口,新一代铝锂合金更是被国际严密技术封锁,成为制约我国国防科技发展的“卡脖子”难题。中南大学教授、航天结构专家、中创空天总经理黄诚指出:“铝锂合金长期被美国封锁限制,在国防领域对中国禁运。一代材料决定一代装备,实现铝锂合金的国产化和产业化迫在眉睫。”
2019年,湖南高新创投集团联合中南大学钟掘院士团队,共同发起成立了湖南中创空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开启了高端铝材的产业化征程。2023年1月17日,中创空天研发团队历经不懈努力,成功试制出首块2195铝锂合金扁锭,且各项性能全部达标。这一突破,使中创空天成为全球第10个具备大规格铝锂合金铸锭产业化生产能力的企业,标志着我国完全自主掌握了新一代大规格铝锂合金生产技术,实现了进口替代,为空天装备轻合金材料与构件的极端制造产业化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中创空天并未止步于此,而是持续突破技术壁垒。在2025年湖南省(国际)创新创业大赛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决赛中,其参赛项目“深空运载用可复用超大型环件近净成形技术”荣获十强项目奖。今年5月,公司又牵头推进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十米级高强环件整体近净成形技术”项目,聚焦国家重大工程及商业航天对新一代深空重型运载装备的需求,攻克超大型高强环件整体近净成形关键技术,实现全方位、一体化成形制造。
成立6年来,中创空天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引进集成多条世界先进水平的生产线,打造了国内唯一的集材料制备、构件制造、零件精密加工及部组件装配为一体的研发制造平台,构建了数字化、智能化的先进制造体系。公司科研成果丰硕,新型铝锂合金材料首次应用于某战术导弹发动机核心部件,产品质量远超国军标要求,即将量产;新一代载人火箭用φ3.5米级铝锂合金整体承力环性能远超设计指标;成功研发兵器装备用10吨级高强铝合金超宽锻板,创下国内大吨位、大宽度锻板生产纪录。
目前,中创空天围绕空天运载、导弹武器、特种舰船等“国之所需”,以及商业航天、新能源汽车领域,自主开发20余项国际先进轻合金材料及构件制造核心技术,形成规模化生产能力,以一体化制造优势,助推产品广泛应用于长征、探月、东风、力箭、引力、朱雀等军民两用重点型号,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和高端制造业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