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稀土近日透露,其重点建设的绿色冶炼升级改造项目已进入最后调试阶段。该项目位于包头稀土高新区,采用多项创新工艺技术,建成后将具备年产11.5万吨稀土氧化物的处理能力。项目设计萃取分离能力达10.7万吨,沉淀结晶能力14.1万吨,生产规模位居行业前列。
在冶炼工艺方面,项目采用了新型连续萃取技术。相比传统间歇式萃取,这种工艺可减少30%的新水用量,酸碱消耗量降低20%以上。自动化生产线配备了智能控制系统,实现生产参数的实时优化调整。灼烧工序采用余热回收装置,预计可节约15%的能源消耗。
稀土产品需求呈现分化趋势。上半年公司稀土氧化物销量2.02万吨,主要应用于永磁材料领域。稀土盐类产品销量6.5万吨,同比增长显著,这些产品广泛用于催化剂、抛光粉等下游行业。
稀土金属销量2.24万吨,主要满足磁材合金生产需求。
镧铈类产品的市场表现尤为突出。公司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单镧、单铈产品销量明显提升。这些轻稀土元素在石油催化裂化、汽车尾气净化等领域应用广泛。新品种稀土产品的开发也取得进展,部分产品已实现批量供货。
原料供应体系持续完善。项目设计处理58.09%品位的混合稀土精矿,年处理能力19.8万吨。原料来自公司控股的多个
稀土矿山,采用管道输送方式降低运输成本。精矿预处理工序采用封闭式设计,减少粉尘污染。
环保设施投入力度加大。废水处理系统采用膜分离技术,实现中水回用。废气净化装置配备在线监测,确保达标排放。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可回收物质进行资源化利用。厂区绿化面积达到35%,形成绿色生态屏障。
生产装备智能化程度提升。萃取车间部署了自动配料系统,精度达到±0.5%。沉淀工序引入机械手完成物料转运,降低人工操作强度。包装线实现自动化称重和封口,每小时可处理200袋产品。
质量控制体系全面升级。实验室配备等离子体质谱仪等精密仪器,检测限达到ppb级。产品批次实行全程追溯,关键工艺参数自动记录。出厂产品100%进行抽检,确保符合客户标准。
仓储物流系统同步优化。原料仓库采用立体货架存储,容量提升40%。成品库实现温湿度自动调控,保证产品质量稳定。铁路专用线直达厂区,大宗货物运输更加便捷。
市场拓展成效显著。公司产品已进入全球主要稀土消费市场,与多家国际知名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针对不同区域需求特点,开发定制化产品方案。技术服务团队驻点重点客户,提供现场支持。
研发投入持续增加。公司组建专项技术团队,攻关稀土分离提纯难题。与多所高校建立联合实验室,开展基础研究。中试基地配备小型生产线,加速成果转化。
产业链协同效应显现。上游资源开发与中游冶炼加工紧密衔接,原料供应稳定性提高。下游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新材料产品占比逐步提升。区域产业集群初具规模,配套服务能力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