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商用车领军企业 Ashok Leyland 近日通过官网宣布,与港股上市公司中创新航(03931.HK)签署长期独家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投资开发适用于汽车及非汽车领域的下一代电池产品,并推进储能系统解决方案的本土化生产。这一合作标志着印度新能源产业链首次引入中国头部动力电池企业的核心技术,项目覆盖从乘用车、商用车到电网储能的全场景需求,目标建成印度规模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基地。
根据协议,Ashok Leyland 将主导印度本土电池工厂的投资建设,中创新航则提供涵盖电芯研发、制造工艺到质量管控的全套技术解决方案。项目规划产能覆盖 Ashok Leyland 旗下全系电动化车型,包括总重 2 吨至 55 吨的卡车系列及 9 座至 80 座的巴士产品线,同时向其他汽车制造商及储能市场开放供应。值得关注的是,该基地将同步部署中创新航最新一代储能专用电芯技术,可适配印度电网调峰、可再生能源并网等多元化场景。
作为印度第二大商用车制造商,Ashok Leyland 的电动化转型具有标杆意义。该公司目前运营着印度规模最大的电动商用车队,其电动巴士已在 15 个邦实现商业化运营,氢燃料重卡更成为南亚首款获得上路许可的零排放重型卡车。此次与中创新航的合作,将直接获得其商用车专用电池技术——该技术通过高强度钢壳体设计与智能热管理系统的集成,使电池包能量密度提升至 195Wh/kg,循环寿命突破 4000 次,完美匹配商用车高强度运营需求。
中创新航的全球化布局亦在此次合作中显现战略纵深。据其 2025 年中期财报显示,公司上半年营收达 164.19 亿元,其中海外业务占比提升至 28%,储能系统出货量同比增长 210%。在产能建设方面,泰国 Pack 工厂已实现向东南亚车企的稳定供货,葡萄牙超级工厂更以 150 亿元投资规模创下中国动力电池企业欧洲单笔最大投资纪录。此次印度项目将采用"技术授权+本地化生产"的轻资产模式,既规避贸易壁垒,又通过输出核心技术构建竞争壁垒。
行业分析师指出,该合作具有双重示范效应:对印度而言,可借助中国动力电池产业优势加速新能源产业链本土化;对中国企业来说,则开创了技术输出替代产品出口的新路径。随着 Ashok Leyland 计划在未来三年将电动商用车销量占比提升至 35%,中创新航有望通过此次合作巩固其在全球商用车电池市场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