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攀枝花市国家钒钛高新区迎来全省首个全钒液流储能电站一期项目成功并网。48个巨型电池舱整齐排列,标志着我市在新型储能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该项目采用国际领先液流电池技术,储能容量达50万度,可满足200户家庭一年用电,助力新能源就地消纳与电网稳定。
该全钒液流储能电站作为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同类项目,从启动到投运仅历时9个月,填补了长时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空白。电站单日可完成8.5万千瓦时充电和6万千瓦时放电,有效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为我国“双碳”战略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关键支撑。
项目采用户外预置仓集成化设计,实现毫秒级智能响应,犹如“超级充电宝”,在电网低谷储电、高峰放电,稳定电流输出。凭借60兆瓦时的调节能力,它可平抑新能源发电波动,配套110千伏升压站与电网协同,显著增强绿电的稳定性和经济性。
全钒液流储能技术具备安全性高、循环寿命长、容量稳定等核心优势。该项目不仅是技术示范,更推动钒资源、电解液、电堆等上下游产业链集聚,助力国家钒钛高新区构建钒钛新材料与清洁能源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化建圈强链。
电站年提升新能源发电利用率约6.64%,多消纳绿电2125万千瓦时,减排约1.353万吨。二期“全钒液流储能+氢燃机”项目已在规划中,进一步拓展清洁能源应用场景,为攀枝花全钒液流电池全产业链发展和世界级钒钛园区建设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