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瓜多尔东南部传来矿业工程新进展,由中国企业参与建设的米拉多铜矿扩建项目近期完成关键设施调试。作为该矿水资源循环利用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新建浮船泵站及其配套回水系统已通过72小时连续运行测试,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这一突破性进展为这座年产60万吨铜精矿的超级矿山实现全面达产扫清了最后障碍。
该浮船泵站采用双体船结构设计,总装机容量7000千瓦,是目前南美洲铜矿领域规模最大的移动式取水设施。工程团队创新性地将造船工艺引入矿山建设,通过分段预制后在现场进行浮态焊接,既解决了重型设备运输难题,又确保了结构密封性。调试数据显示,泵站实际运行流量稳定在6800立方米/小时,能够满足选矿厂30%的用水需求。
与常规固定式泵房相比,这种浮动式设计具有显著优势。随着矿坑开采深度增加,传统泵站需要不断改建取水口,而浮船泵站可随水位变化自动调节位置,始终保持最佳取水深度。配套建设的8.9公里压力管道采用玻璃钢内衬防腐技术,能够有效抵御含硫矿水的腐蚀。系统还创新设置了1号、2号两级缓冲水池,通过智能调控实现水压稳定输送。
项目实施过程中,中厄工程团队克服了多项技术挑战。在安第斯山脉东麓的特殊气候条件下,施工团队开发出雨季专项施工方案,采用卫星定位系统辅助管线铺设,将8.9公里管道的标高误差控制在5厘米以内。针对
尾矿库区域频繁出现的瞬时强风,技术人员在浮船系泊系统中引入航空级
碳纤维缆绳,抗风等级提升至12级。
水资源管理向来是铜矿开发的核心问题。米拉多项目新建的回水系统可实现80%的生产用水循环利用,每年减少淡水消耗约500万立方米,相当于当地3万户居民的年用水量。系统特别设置了重金属在线监测装置,确保回用水质符合国际环保标准。这种闭环设计不仅降低了运营成本,更显著减轻了对周边生态系统的压力。
作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重点矿业合作项目,米拉多铜矿的持续扩建正在改变南美铜业格局。此次投入运行的浮船泵站系统,其技术标准已获智利、秘鲁等国矿业部门关注。业内人士认为,这种将海洋工程技术与矿山建设相结合的模式,为高海拔矿区的水资源管理提供了新思路,未来或将在安第斯山脉铜矿带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