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乾宇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福州连江县可门经济开发区启动废旧锂电池资源化再生利用项目建设。该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达56860平方米,将分两期实施,预计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7.5亿元。这是福建省在新能源材料循环利用领域的重要布局。
项目一期工程主要建设机械物理破碎分选厂房车间,采用先进的自动化拆解设备对废旧锂电池进行初步处理。通过机械破碎、筛分、磁选等工艺,将电池组分分离为塑料、
铜铝箔、正
负极材料等不同成分。这种物理法处理工艺具有能耗低、污染小、金属回收率高等特点。
二期工程将重点建设湿法生产线车间,采用化学浸出工艺从正负极材料中提取有价金属。通过酸浸、萃取、沉淀等工序,可将
电池材料中的
镍、
钴、
锰等金属元素分别回收。这些金属是制造新锂电池的重要原料,回收再利用能显著降低原材料对外依存度。
废旧锂电池中含有多种有价值的金属材料,其中
正极材料通常含有镍、钴、锰等
战略金属。随着
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锂电池退役量逐年增加,建立规范的回收处理体系变得尤为重要。该项目的建设将提升福建省在新能源材料循环利用领域的能力。
在技术路线选择上,项目采用"物理法+湿法"的组合工艺,这已成为当前
锂电池回收行业的主流技术方案。物理法处理可高效回收铜箔、铝箔等金属材料,湿法则能深度提取正极材料中的有价金属。两种工艺结合可实现废旧锂电池的全组分回收利用。
项目建设内容包括综合办公楼、生产车间、废气处理装置、循环水池、消防水池等配套设施。其中废气处理系统采用先进的洗涤塔和活性炭吸附装置,确保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达标排放。循环水系统可实现生产用水的重复利用,降低水资源消耗。
从经济效益看,该项目建成后不仅能创造可观的经济价值,还将带动当地就业和配套产业发展。项目年平均产值预计可达7.5亿元,将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同时,作为
新能源产业链的重要环节,项目的实施有助于完善福建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
在环保方面,该项目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设计建设。除常规的"三废"处理设施外,还特别注重重金属污染防治。生产线配备完善的废水处理系统,确保含重金属废水得到有效处理。固体废物将分类收集并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实现无害化处理。
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
动力电池退役量进入快速上升期。行业预测显示,到2025年全国退役动力电池量将超过100万吨。建设规范的锂电池回收处理项目,对保障资源供给、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该项目的实施也反映了新能源产业链向循环经济方向发展的趋势。通过回收利用退役电池中的有价金属,可显著降低
新材料生产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与传统矿产开采相比,金属回收过程的能耗和污染排放要低得多。
福建乾宇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选择在连江可门经济开发区建设该项目,主要考虑当地完善的产业配套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可门经济开发区作为福建省重点打造的工业园区,已形成较为完整的新能源材料产业链,这为项目的原料供应和市场拓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从技术层面看,该项目面临的主要挑战在于处理对象的复杂性。不同类型的锂电池在结构设计和材料组成上存在差异,这对回收工艺的适应性提出了较高要求。项目采用的柔性化生产线设计,能够适应多种规格锂电池的回收处理需求。
项目的建设实施将分阶段推进,今年计划完成投资1亿元。一期工程建成后,可形成年处理2万吨废旧锂电池及极片废料的能力。随着二期湿法生产线的投运,项目将具备从原料到高纯金属化合物的完整处理能力。
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福建省规模较大的锂电池专业回收处理基地之一。其示范效应有望带动更多企业投资这一领域,推动新能源材料循环利用产业的规范化发展。随着回收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业规模的扩大,锂电池回收的经济性和环保效益将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