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上海融和元储能源有限公司与浙江华友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战略框架协议,双方将在储能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领域展开深度协同,通过整合退役电池回收网络与再生材料应用体系,共同构建覆盖储能系统"设计-应用-回收-再生"的完整产业闭环。这一合作标志着我国储能产业向绿色低碳转型迈出实质性步伐。
根据协议内容,双方将重点突破三大合作方向:其一,联合开发符合国际标准的储能设备退役评估体系,建立覆盖海内外市场的梯次利用数据库,针对不同应用场景制定差异化回收处置方案;其二,共建智能化电池拆解与再生材料生产线,实现钴、镍、锂等关键金属的闭环回收率突破95%,再生材料在储能系统中的掺混比例提升至30%以上;其三,打通从电池退役到再生材料返厂的供应链数据流,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全流程溯源管理,确保每个回收单元的碳足迹可追溯。
作为国内锂电循环领域的领军企业,华友循环已构建起覆盖全球40个国家和地区的回收网络,其自主研发的带电破碎分选技术可使电池单体拆解效率提升至2000组/小时,较传统工艺提高3倍。公司累计获得动力电池回收处置专项授权专利87项,主导制定行业标准12项,其衢州基地年处理退役电池能力达15万吨,相当于减少碳排放120万吨。
融和元储则在储能系统集成与运营领域形成独特优势,其自主研发的智能运维平台已接入全国23个省级行政区的储能电站,管理资产规模突破7.2GWh。通过应用AI算法优化充放电策略,公司运营项目平均等效利用小时数提升18%,在广东、江苏等8个省份的现货交易收益排名同类项目前三。值得关注的是,其开发的储能设备健康度评估模型,可提前6个月预测电池衰减趋势,为退役时机判断提供精准依据。
此次战略合作将融合华友循环在材料再生领域的技术积淀与融和元储的场景运营优势,预计三年内可形成年处理退役储能设备5GWh的产能,对应减少矿产开采3.6万吨,降低全生命周期碳排放45%。双方透露,首期联合实验室已在杭州湾新区落成,重点攻关固态电池回收工艺与再生材料性能衰减机制等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