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储能市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储能系统的安全性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近日,奇点能源完成了一场关乎储能安全的“极限挑战”——UL 9540A测试。这一测试通过模拟储能电池在电芯、模组、单元和安装层级的热失控蔓延状态,最大限度收集热释放、烟气释放、温度、测试对象表现等多项数据,以验证储能系统的防火防爆能力。
测试结果显示,在100%SOC、密集排布的极端工况下,奇点能源储能产品eBlock-418A成功将热失控控制在单柜范围内,未向相邻柜体蔓延。这一成就标志着奇点能源在储能安全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本次测试从模组层级和单元层级入手,模拟储能系统在遭遇电芯热失控的场景。测试过程中,奇点能源通过严苛设定还原电站极端场景:极限密度布局(两柜横向间距仅10mm)、满电状态(100%SOC,最大化能量失控风险)、主动防护关闭(移除BMS温度监控、烟雾感应等软件防护,仅依靠结构本体防护)。测试过程中,通过对主柜PACK内的电芯持续加热,约1小时后,热失控触发,主柜温度飙升至600℃以上。经过48小时测试,主柜未起火、未爆炸,内部主体结构完好,无解体坍塌,外观无明显损伤;所有相邻柜体的表面最高温度仅27.5℃(远低于国际标准179℃),且外观及内部均完好如初,电池数据及BMS功能正常;墙面最大温升仅3.3℃(远低于国际标准97℃)。
奇点能源储能系统的安全性得益于其从设计之初就以安全为核心构建的电芯级、PACK级、柜级三重防护体系。在电芯级,每个PACK内电芯之间设置了极低导热系数的隔热层气凝胶,其多孔、纳米级网络结构能极大限制空气对流和热量传导。在PACK级,奇点能源PACK上盖采用热镀
锌板且顶部安装有云母板,其金属材质具备优异的耐高温性能,能有效延缓热传递速度。此外,每个PACK均设置有泄爆阀,可快速释放内部压力和可燃气体。在柜级,奇点能源储能产品的柜体结构采用“金属板+隔热材料+金属板”的“夹心”结构,内部板材厚度为1mm,隔热材料的规格为厚度30mm、容重120KG/m?,外部板材厚度为1.5mm。这种结构设计有效阻止单个电芯或模组热失控产生的高温向临近单元扩散,遏制连锁反应,将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
通过本次测试,奇点能源有力验证了其储能产品具备应对极端工况的系统级安全能力,充分彰显了“被动安全筑牢底线,主动防护优化体验”的技术哲学。这一成就不仅为奇点能源的全球化战略奠定了良好基础,也为全球储能行业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奇点能源成功通过UL 9540A热失控蔓延测试,验证了其储能系统在极端工况下的被动安全能力。通过电芯级、PACK级、柜级三重防护体系,奇点能源储能产品eBlock-418A在100%SOC、密集排布的极端工况下,成功将热失控控制在单柜范围内,未向相邻柜体蔓延。这一成就不仅为奇点能源的全球化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全球储能行业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未来,奇点能源将持续聚焦系统安全设计,深化技术创新,保障储能产品安全,推动储能项目安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