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国际信托近期完成对唐山国轩电池有限公司的战略投资,持股比例达到17.4916%。这次资本运作标志着重庆国资在新能源产业链布局的进一步深化。唐山国轩作为国轩高科旗下重要子公司,主要从事动力电池及相关业务的研发生产。
此次增资完成后,唐山国轩注册资本从10亿元增至12.1亿元。新增资金将主要用于提升动力电池回收处理产线的自动化水平。据了解,该公司正在建设智能化拆解车间,采用机械臂配合视觉识别系统,可精准分离电池外壳、电极材料等不同组分。其中,电池外壳多为镀锌钢板材质,经过处理后可作为优质废钢资源重新进入冶金循环。
在
正极材料回收方面,企业采用
湿法冶金工艺提取
镍、
钴、
锰等有价金属。这些金属经过提纯后可直接用于新电池生产,形成完整的资源闭环。特别是
钴资源的回收再利用,能有效降低对进口资源的依赖。目前国内动力电池正极材料中,三元材料占比超过60%,其中钴含量约5%-20%。
锂离子电池的
电解液处理是回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唐山国轩采用冷冻分离技术,先将电解液冷冻至特定温度,再通过分级蒸馏提取有价值的有机溶剂。该技术相比传统方法具有能耗低、回收率高的优势。对于无法直接回用的废液,企业配备专业
危废处理设施,确保符合环保标准。
随着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动力电池退役高峰即将到来。行业预估未来三年内,国内退役动力电池总量将突破100万吨。这些退役电池中蕴含大量可回收金属资源,仅锂资源一项就可能达到数万吨。建立完善的回收处理体系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电池梯次利用领域,唐山国轩与多家
储能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将容量衰减至70%-80%的退役电池重新检测分组,用于
光伏储能、通信基站等场景。这种梯次利用模式可以延长电池使用寿命3-5年,显著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相关储能设备外壳多采用
铝合金材质,兼顾轻量化和结构强度要求。
重庆国资的入股为唐山国轩带来资金支持的同时,也强化了企业在西南地区的布局。重庆作为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未来将产生大量退役动力电池。在当地建立回收处理网络,有助于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整体运营效率。企业计划在重庆两江新区建设区域回收中心,覆盖川渝地区市场需求。
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的规范化发展也得到政策支持。相关部门正在完善标准体系,要求企业建立完整的溯源管理系统。从电池生产、使用到回收的全生命周期数据都将被记录,确保回收过程可监控、可追溯。这为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随着技术持续进步和规模效应显现,动力电池回收的经济性将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