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钠电池作为锂电池的重要补充,其产业发展一直备受瞩目。进入7月,钠电池行业迎来密集动态,从技术突破、项目落地到商业合作、资本注入,产业化进程持续加速,应用场景也不断拓展,为新能源行业的多元化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在技术突破与产品交付方面,7月2日,中科海钠自主研发的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1.1MWh电池簇正式交付德国大型能源企业,用于高性能集装箱式储能系统集成。该电池簇搭载中科海钠钠离子电芯,具备高安全、长寿命、宽温域运行等优势,且全面满足多项国际标准,展现了我国钠电池技术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7月15日,江苏隐功科技有限公司推出21Ah钠离子软包电芯及针对电动两轮车/三轮车的整包解决方案,采用无负极技术架构,在能量密度、成本、低温性能和安全性等方面表现优异,为民用代步、共享出行等小动力市场提供了新的选择。7月20日,易事特自主研发的列车柴油发动机组启动专用钠离子蓄电池,在广东韶关中南钢铁工业园区顺利通过项目(一期)验收,这是全球首个柴油发电机启动钠电池项目,标志着钠离子电池在工业动力领域的规模化应用迈出关键一步。
项目落地与建设方面同样成果丰硕。7月3日,江苏盐城百固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开业,总投资3亿元,新上钠离子固态电池生产线并建设新型电池研发中心,为固态电池技术迭代和产业化落地提供有力支持。7月4日,容百科技仙桃基地6000吨钠电聚阴离子正极材料建设项目开工,该项目产品关键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首创全流程一体化工艺,生产效率可提升20%以上。7月8日,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与深圳紫辰星新能源有限公司签订钠离子电池生产研发基地项目投资协议,项目总投资约14.39亿元,计划建立多个中心和实验室,预计2026年试投产。7月19日,浙江旭派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与绿电智博(成都)新能源公司联合举办50万只钠离子起动电池首发仪式暨签约仪式,宣告50万只力博士钠离子电池正式量产上市,实现了从技术研发到规模化量产的关键突破。
商业合作领域,7月17日,北京希倍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与玉柴芯蓝新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钠离子电池技术研发、产品升级、市场推广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推动港口工程机械、重卡等领域的绿色转型。7月19日,江苏众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某电动两轮车电控系统及整体解决方案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合作期内众钠能源将向该客户供应不低于5000吨硫酸铁钠正极材料,随着该合作协议的签署,众钠能源本年度储备的正极材料订单已超1.4万吨。
资本注入也为钠电池行业发展增添了动力。7月18日,隐功科技宣布完成近亿元级Pre - A轮融资,由IDG资本领投,襄禾资本及地方国有资本联合跟投,老股东光速光合持续加码,彰显了资本市场对新一代高比能钠电池技术路线的高度认可。
此外,雄韬股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参股的无锡盘古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将钠电技术与场景应用充分融合,主营产品涵盖多种类型钠电芯和电池,通过无锡电芯生产基地和扬州PACK生产基地实现规模化交付,产品已应用在低速电动车、UPS、储能等高价值场景。
随着更多企业加入钠电池赛道,技术迭代加速,产能逐步释放,钠电池正从“实验室成果”快速转化为“市场竞争力”。研究机构EVTank等发布的《中国钠离子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提到,2024年中国钠离子电池出货量3.7GWh,主要应用于储能和小动力领域,在电动汽车领域仅有少量装车。而如今,依托技术成熟度与产业配套能力的提升,钠电池在新能源市场的渗透率有望快速攀升,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更具性价比的创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