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盈达锂电新材料有限公司近日获批一项10万吨/年磷酸铁前驱体技改项目。该项目位于四川遂宁,总投资3000万元,旨在优化现有生产线,将原有4万吨钠法磷酸铁和6万吨铵法磷酸铁产能整合为10万吨全铵法磷酸铁。此次技改涉及工艺调整、设备升级及环保设施完善,预计将提升生产效率并降低综合成本。
磷酸铁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关键前驱体,其生产工艺直接影响电池性能和制造成本。此次技改采用氨水与稀磷酸反应替代外购磷酸一铵原料,减少上游供应链依赖。同时,干燥工段引入节能技术,并新增废气治理系统,进一步降低能耗和排放。在当前磷酸铁锂及前驱体价格持续低迷的市场环境下,企业通过工艺优化寻求成本控制空间。
相较于钠法工艺,铵法生产磷酸铁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钠法需依赖碳酸钠或氢氧化钠作为原料,而铵法则利用氨水反应,减少了部分中间环节,降低能耗和辅料消耗。此外,铵法工艺在废水处理方面相对简化,进一步减轻环保压力。此次技改完成后,盈达锂电的磷酸铁生产成本有望进一步优化,增强市场竞争力。
盈达锂电由四川朗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广州鹏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同投资,隶属于盛屯集团旗下朗晟新能产业集团。该集团在锂电材料领域已形成一定规模,现有磷酸铁锂年产能10万吨,磷酸铁年产能15万吨。此次技改不仅提升其磷酸铁工艺水平,也为后续市场拓展提供支撑。
锂电材料行业近年来竞争加剧,企业纷纷通过工艺优化降低生产成本。磷酸铁锂电池凭借高安全性和较低成本,在储能和动力电池领域的占比持续增长。随着产业链降本压力加大,上游材料企业不断调整工艺路线,强化竞争优势。未来,工艺创新和环保合规将成为锂电材料企业的关键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