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安泰科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锌冶炼行业总产能达811万吨/年(有效产能699万吨/年),全年精锌产量662万吨,同比下降3.4%,行业平均开工率回落至82%。当前产业面临双重挑战:原料端对外依存度持续高于30%,2024年加工费暴跌严重抑制冶炼企业生产积极性;需求端则因国内锌消费增长接近天花板,导致产能闲置风险加剧。
2025年行业进入产能置换关键期,三大重点工程相继落地。云铜锌业昆明基地搬迁项目于2024年2月停产老线,新厂选址富民县,采用沸腾炉焙烧与湿法浸出工艺,形成15万吨电锌、24万吨工业硫酸的年产能,同步综合回收铜、银、铟等6种有价金属。该项目153平方米沸腾炉于2024年12月完成封顶,预计2025年二季度末产出首批锌锭。
济源万洋绿色智造项目通过技术迭代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其186平方米流态化焙烧炉于2025年二季度投产,采用大极板电积和火法回收工艺,使稀贵金属回收率提升30%,固废资源化率突破95%。项目原规划15万吨产能,实际建设规模达20万吨,生产流程已于6月末全线贯通。
新疆火烧云铅锌矿项目构建全产业链闭环。该矿2023年启动采选冶一体化工程,设计年处理矿石250万吨,配套建设60万吨冶炼产能。2025年二季度末首条回转窑点火投料,预计三季度产出锌锭,形成56万吨锌锭、11万吨精铅的年生产能力。
行业产能结构正经历深度调整,2025-2028年规划新增产能超百万吨,与存量产能技改形成叠加效应。随着二次锌资源回收体系完善及国内矿产开发提速,原料对外依存度有望逐步降低。技术升级成为核心竞争力,沸腾炉大型化、流态化焙烧等工艺突破,推动行业向绿色低碳、资源综合利用方向转型,产业自主发展能力显著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