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矿
采矿
选矿
通用
火法冶金
湿法冶金
电冶金
真空冶金
功能材料
复合材料
新能源材料
合金材料
材料加工
废水处理
大气治理
固/危废处置
土壤修复
物理检测
化学分析
力学检测
无损检测
失效分析
环境检测
综合
曹阳,工学博士,讲师,红河学院化学与资源工程学院冶金系教师,云南省东南亚稀贵金属新材料国际联合实验室秘书。硕博连读毕业于昆明理工大学,博士论文被评为2022年度NFSOC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主持和参与国家和省级科研基金7项,参与校企合作项目8项(氧化铜铅锌、硫化铜铅锌以及锡石的实验室小试、重选-浮选的流程考察、工业调试),发表论文12篇,发明专利授权5项,参与编写了第十二届选矿年评:锡选矿部分。
程海勇,昆明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人才,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锚固与注浆分会常务理事、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分会理事,中国有色金属学会深地矿建与资源开发专业委员会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面上资助各1项、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青年专项1项。发表高水平SCI/EI期刊论文4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长期致力于矿山充填、深部岩体力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工程应用研究。
陈攀,四川大学教授,博导。主要从事战略矿产资源的高效开发与高质化利用、战略矿产利用的药剂分子设计开发及重金属污染土地生态修复等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基金、十四五重点研发课题、十二五科技支撑子课题等国家与省部级项目9项。
徐志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现任中南民族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稀土提取与分离、锆铪萃取分离和矿冶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联合基金重点项目1项、重点项目课题1项、面上项目3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1项、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1项和其它省部级项目4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论文6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获省部级奖励4项。
硕士研究生在读,研三,化工学院,参加第十四届中国有色金属学会青年科技论坛、2023年中国固废利用与低碳土木工程材料学术与技术交流大会。参与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蒙古国粉煤灰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开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燃烧温度对高铝粉煤灰物相形成演变及碱性体系铝硅溶出行为的影响;内蒙古重点区域遗留固体废物等重金属污染调查质量控制和技术支持等。
标题:刘尧聪
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