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欧盟2035年禁售燃油车政策生效仅剩12年,欧洲汽车行业新旧势力的博弈已进入关键阶段。当地时间周一(9月8日),欧洲电动车行业迎来重大表态。包括沃尔沃汽车、极星(Polestar)在内的150余位行业高层签署联名公开信,
强烈呼吁欧盟坚定执行2035年汽车零排放政策。
签署企业警告称,任何政策延迟都将导致三大风险:欧洲电动车市场发展停滞、国际竞争优势丧失以及投资者信心受挫。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联名行动是对8月底汽车行业另一封公开信的正面回应。8月底,代表传统车企利益的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及供应商协会曾致信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声称2035年禁售燃油车的目标"已不具可行性"。这一表态引发了新能源与传统汽车阵营的公开对立。
2023年,欧盟通过了一项政策,从2035年起欧盟境内将禁止销售排放二氧化碳的新车。然而,这一转型目标正引发汽车行业内部的分裂。
签署反对欧盟减排目标的信的行业高管包括梅赛德斯-奔驰首席执行官Ola K?llenius,他近期公开批评该禁令,甚至警告称,仓促实施可能导致欧洲汽车市场崩溃。传统车企希望欧盟能放宽限制,例如允许合成燃料(e-fuel)汽车作为过渡方案。
面对行业分歧,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将于9月12日与汽车行业代表举行会议,讨论2035年后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
这一会议召开之际,欧洲车企正面临双重挑战:
中国竞争对手的强势崛起:中国电动汽车品牌在欧洲市场的份额持续增长;
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美国加征关税的挑战。
极星汽车首席执行官Michael Lohscheller日前就欧盟减排目标发表强硬声明,强调"任何弱化2035年禁燃令的举动都将向全球传递危险信号——欧盟的环保承诺是可以讨价还价的"。他直言不讳地指出:"
这不仅会导致气候行动受挫,更将严重削弱欧洲工业的全球竞争力。"
欧盟充电基础设施龙头企业Fastned首席执行官Michiel Langzaal从产业链角度分析称:"2035年零排放目标为整个行业提供了清晰的转型方向,目前充电网络扩建和智能软件研发等关键领域的投资都已全面铺开。"他强调:"只有政策保持连贯性,这些投资才能获得预期回报。"
根据交通研究与倡议组织Transport & Environment最新发布的行业评估报告,除梅赛德斯-奔驰外,其他欧洲主要车企在2025-2027年期间均有望满足欧盟二氧化碳排放标准。该报告特别指出,为避免因排放超标面临处罚,梅赛德斯或需寻求与沃尔沃汽车、极星等达标企业进行排放配额交易。市场观察人士指出,这一报告数据实证揭示了欧洲汽车业转型的两极分化态势:积极拥抱电动化的车企已走上达标轨道,而过度依赖传统动力系统的企业正面临严峻的合规压力。在欧盟委员会即将召开关键行业会议之际,这些数据或将成为影响政策走向的重要参考依据。
目前,欧盟内部的博弈仍在继续,部分政策修订仍在讨论中。但无论如何,2035年的
碳中和目标仍将是欧洲汽车工业转型的核心议题,而行业的分歧可能迫使欧盟在环保与产业稳定之间寻找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