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来宾市兴宾区城厢镇,27座混塔式风力发电机组已巍然屹立,标志着城厢(鲲鹏)风电项目主体工程建设圆满收官。每台风机单机容量为5.56兆瓦,总装机规模达150兆瓦,体量显著。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提升区域清洁电力供应水平,为周边城镇和产业发展提供稳定可靠的绿色能源支撑,同时助推地方经济向低碳模式转型。
随着风机吊装工作全面结束,该项目正式进入全容量并网发电的冲刺准备期。配套建设的220千伏升压站及16.6公里送出线路,将实现电能的高效汇集与稳定输送。项目投运后,不仅可优化区域电网架构,还将显著提高绿色电力占比,有效缓解电力供应紧张态势,为居民生活和工业生产用电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项目投产后,预计年均发电量将突破3亿千瓦时,可满足大约20万户家庭的全年用电需求,相当于一个中等规模城市的居民年用电量。此举不仅有助于缓解本地电力供需矛盾,还通过替代传统火电,推动能源消费结构向清洁化、低碳化转型,切实提升群众用电品质。
在环保效益方面,该项目运行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9.3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2.17万吨,犹如营造出一片持续扩大的“绿色森林”。这些切实的减排成效,将对区域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改善产生积极影响,成为应对气候变化、落实“双碳”目标的重要实践。
城厢风电项目的顺利推进是广西优化能源结构、推动绿色转型的生动体现。它不仅贡献了可观的清洁电力,更探索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保护协同推进的有效路径。展望未来,此类项目将持续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力,谱写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共赢的新篇章。
总结来说,城厢(鲲鹏)风电项目已完成风机吊装,正全力推进全容量并网。该项目总装机150兆瓦,配套建设升压站和送出线路,预计年发电量超过3亿千瓦时,可满足20万家庭用电,实现节约煤炭和减少碳排放的双重效益。既强化了区域绿色电力保障,也为产业升级与能源结构调整提供关键支持,是落实“双碳”目标、促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