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3日,浙江省发改委在线平台核准温岭东海塘72 MW风电改造升级项目:拟拆除20台2.0 MW机组,原机位改建9台8.0 MW机组,并同步升级110 kV升压站,总投资3.5754亿元。项目由龙源电力牵头控股36.29%,预计2026年9月投产,年发电量由改造前的约1.1亿千瓦时提升至1.3844亿千瓦时,利用小时数从1528 h提高到1923 h。按0.52元/kWh含税上网电价、资本金30%测算,项目资本金IRR升至11.2%,较原场站提升2.4个百分点,度电成本下降0.08元,标志着浙江“十四五”老旧风电“以大代小”由试点进入批量复制阶段。
温岭东海塘风电场2009年投产,机组已运行16年,可利用小时仅1528 h,故障率6.8%,年检修费高达0.08元/kWh。原20台2 MW机组总重约3600吨,拆除后废钢、废
铜回收价值约1800万元,折合单千瓦回收250元,基本覆盖拆除费用。更重要的是,原机位点已具备110 kV送出、检修道路、征地手续,无需新增用地,符合浙江“不占新指标”审批绿色通道。
采用远景EN-192/8.0半直驱机型,叶轮直径192 m,单桩重量220吨,较2 MW机组增加70%,但通过“大直径浅基础+局部灌浆”加固,原基础承台仍可复用,单台基础改造成本仅95万元,比新建节省60%。塔筒由65 m升至120 m,切入风速由3 m/s降至2.5 m/s,年利用小时提升395 h,9台机即可比原20台多发电2800万kWh。
项目动态投资3.5754亿元,单位千瓦4966元,低于2024年浙江沿海新建风电平均6500元/kW。按含税上网电价0.52元/kWh、年发电量1.3844亿kWh计算,经营期年收入约6.2亿元,年均净利润1.35亿元,全投资IRR 9.8%,资本金IRR 11.2%,投资回收期8.7年(税后)。若2026年国家推行海上风电“平价+现货”,0.52元电价锁定20年,电价风险基本可控。
浙江省2025年存量1.5 MW及以下机组共480万千瓦,平均利用小时低于1400 h。省发改委明确“单点容量翻倍、用地不增、电量倍增”三大门槛,可享受“原规模不占新增消纳空间”政策。温岭项目核准后,龙源、华能、华润已上报6个共计420 MW“以大代小”项目,预计2026-2027年形成浙江沿海老旧风电升级小高潮,带动大兆瓦机组需求超600台。
拆除旧机可回收废钢1.6万吨、
废铜260吨,可减少铁矿石开采2.1万吨;新机组年发电量净增2800万kWh,相当于年减排二氧化碳2.2万吨。按CCER 70元/吨测算,每年可新增绿色收益154万元,20年计入期累计3080万元,进一步提升项目整体收益率0.3个百分点。
温岭东海塘“拆20换9”项目用3.58亿元、8.7年回本、11.2%资本金收益,为浙江480万千瓦老旧风电提供“低投入、高增量”升级模板:单机容量翻4倍,电量增25%,度电成本降0.08元,废钢回收再造血,碳减排翻倍。随着2026年这批项目集中投产,浙江有望在全国率先完成存量风电“以大代小”批量复制,也为沿海省份老旧风电“二次开发”输出可复制、可计算的标杆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