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日,北京产权交易所上线“河南巩义抽水蓄能有限公司15%股权”转让项目,转让方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标的对应注册资本金2.25亿元;项目公司已获核准装机1200 MW,总投资约78.5亿元,设计年发电量18.15亿千瓦时。三峡系合计持股85%保持控股,巩义文旅持股5%不参与此次交易。按容量电价0.007元/千瓦·年、现货峰谷价差0.35元/千瓦·h、CCER 65元/tCO?测算,项目全投资IRR 7.4%,高于水电平均1.3个百分点。业内判断,最终成交价或在3.0—3.3亿元区间(溢价30%±),华能、国家能源、山东高速、某碳中和基金已做初步尽调。若10月底顺利成交,将成为国内首单公开挂牌、纯财务投资者接盘的抽水蓄能股权,标志着抽蓄赛道从“建设红利”走向“运营并购红利”。
一、标的速览:1200 MW抽蓄“准投产”资产
河南巩义抽水蓄能站址位于黄河一级支流伊洛河峡谷段,2023年3月核准,2024年9月主体开工,计划2028年首台机组投产,2030年全部建成。项目承担河南电网调峰、调频、
储能任务,已纳入国家《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十四五”重点实施项目,上网电价执行“容量+电量”两部制。北京产权交易所披露,项目公司注册资本15亿元,实收9亿元;本次中建二局出让15%股权,对应认缴出资2.25亿元,尚未实缴部分由受让方继续承担。挂牌期满2025年10月30日,若产生两家以上合格意向方,将采用网络竞价(多次报价),价高者得。
二、股东结构:三峡系绝对控股,地方文旅佛系跟投
长江电力 51%
三峡建工 34%
中建二局 10%(本次出让)
巩义文旅 5%
三峡系合计85%,保持对项目运营、资金、技术的绝对控制;地方平台仅做资源性参股,不参与日常管理。中建二局作为施工股东,2019年以“EPC+股权”模式锁定主体工程合同额约42亿元,随着地下厂房开挖完成,施工利润已大部分兑现,此时出让股权可提前回收现金、优化资产负债表,符合工程类央企“轻资产”导向。
三、估值模型:抽蓄现金流的三根支柱
容量电价:国家发改委2025年新版《抽水蓄能价格机制》明确,全国统一定价0.007元/千瓦·年,1200 MW机组每年可锁定8.4亿元容量收入,折旧+利息覆盖比118%。
现货价差:河南电网2025年1-8月平均峰谷差0.35元/千瓦·h,抽蓄循环效率80%,按年利用小时1500 h计算,电量套利约2.3亿元。
碳收益:项目年调峰替代火电深调18.15亿千瓦时,对应减排105万tCO?,按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65元/吨测算,可贡献6800万元/年(前十年计入期)。
综合测算,项目经营期(30年)平均年净现金流11.6亿元,全投资IRR 7.4%,高于长江电力存量水电平均6.1%,也高于10年期国债230 BP,具备长期配置价值。
四、潜在买家:四类资本谁最可能举牌?
发电央企:华能、国家能源、大唐需完成“十四五”抽蓄开工指标,直接买股权可节省2年前期时间,溢价承受能力最强。
地方高速/城投:山东高速、四川路桥等拥有大量施工现金流,收购抽蓄可平衡基建回款周期,且可发行绿色中票降低资金成本。
碳中和基金:社保基金、国调基金、丝路基金等LP偏好稳定分红资产,7%+IRR+绿证可计入ESG组合,符合长期配置逻辑。
民营储能集成商:
宁德时代、阳光电源曾表达“轻资产运营”意愿,通过参股锁定优先供货与运维订单,但出资能力通常低于3亿元。
市场人士透露,挂牌首周已有4家意向方领取尽调资料,其中两家央企、一家险资、一家碳中和基金,首轮报价区间2.7—3.0亿元,较挂牌底价(2.25亿元)溢价20%—33%。
五、交易风险与竞价策略
建设期风险:地下厂房、输水隧洞地质条件复杂,若超支10%,IRR将下滑0.6个百分点;受让方需在尽调阶段锁定EPC总价可调条款。
电价政策风险:容量电价每下调10%,项目估值减少约5亿元;建议设置“电价调整补偿条款”,由卖方让渡部分未来分红作为对赌。
实缴出资:受让方需继续履行2.25亿元出资义务,叠加溢价,实际现金支出约3.0—3.3亿元,需提前协调银行出具并购贷款承诺函。
综合判断,在竞价阶梯每次加价300万元、最多15轮的模拟下,最终成交价大概率落在3.1亿元左右,对应每千瓦权益260元,低于同期省内抽蓄每千瓦350元的重置成本,仍具安全边际。
中建二局此次出让巩义抽蓄15%股权,是央企施工方向“轻资产”转型的标志性事件,也是国内抽蓄赛道首次出现“纯财务并购”窗口。标的资产现金流清晰、政策红利确定、估值相对合理,对寻求长期稳定收益的电力央企、高速城投及碳中和基金具备吸引力。若10月底顺利成交,不仅将为中建二局带来约3亿元现金回笼,也可能成为后续抽蓄项目“股权换施工利润”的新模板,拉开储能产业并购整合的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