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辰储能美国得州工厂首批储能系统于8月28日成功出货,年规划10GWh电池模组及系统产能正式量产。工厂采用高度自动化产线与绿色工艺,首批产品交付周期较海运缩短40%,并通过社区人才计划创造本地就业。此举巩固了海辰在北美的本土化优势,为其全球扩张按下加速键。
8月28日,得州梅斯基特市——海辰储能首批2 MWh
液冷储能集装箱完成装车,发往德州ERCOT电网侧项目。这是海辰在美首座系统工厂投产后的首次出货,距离2024年3月动工仅用时17个月,刷新了中国储能企业在北美从建厂到量产的最快纪录。首批产品已通过UL9540A、IEEE1547、NERC等认证,满足美国电网级应用最严苛标准。
工厂一期建筑面积8万㎡,规划年产能10GWh,采用AGV+立体库柔性产线:模组段:激光焊接+AI视觉检测,单模组节拍<30秒;系统段:集装箱预装+整机测试,单套交付周期由海运60天压缩至35天;绿色工艺:100%绿电直供,屋顶
光伏6.5MW、储能2MWh,年减排CO? 1.1万吨。产线兼容314Ah、320Ah
电芯,可快速切换不同客户配置。
海辰与北美本土BMS、消防、液冷核心部件供应商签署3年框架,本土采购比例>60%,规避关税及物流风险。电芯仍由厦门总部海运,但2026年规划在美国东、西两岸再建2GWh电芯产线,实现“电芯+系统”双本土化,届时综合成本将再降8%。
就业:创造直接岗位350个,间接岗位>1000个;培训:与德州A&M大学合作设立“储能技师学院”,每年培训本地人才200人;公益:资助社区STEM教育100万美元,屋顶光伏余电回馈当地低收入家庭。ESG评级机构Sustainalytics给予工厂“低风险”评级,助力海辰获得北美客户绿色采购加分。
海辰北美运营副总裁James Boswell表示,得州工厂将作为美国南部、墨西哥及中美洲的“超级枢纽”,2025Q4前还将交付ERCOT、CAISO、PJM三大电网客户累计1.5GWh订单。未来三年,海辰将在北美形成“德州10GWh+东岸5GWh+西岸5GWh”的20GWh本土化矩阵,目标北美市占率15%,并反哺欧洲、亚太市场。
从厦门海运到美国本土制造,海辰储能用17个月在德州完成“从0到10GWh”的跨越。首批系统出货不仅是产品交付,更是中国储能企业全球化2.0的宣言:用本土化制造、绿色工艺和社区共赢,重塑全球储能供应链。随着得州工厂的满负荷运转,海辰将把“中国效率+美国标准”推向更广阔的市场,为全球能源转型写下新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