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产业洞察报告
推广

位置:BBIN宝盈集团 >

> 新闻资讯

> 通威重返千亿,光伏三巨头再聚首!

通威重返千亿,光伏三巨头再聚首!

2025-09-01 20:43:45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
147        0
简介:9月1日收盘,通威股份股价升至22.58元,总市值重回1016亿元,与阳光电源、隆基绿能并肩进入“光伏千亿俱乐部”。本文复盘通威从巅峰3049亿元到跌破千亿、再到如今逆袭的全过程,剖析行业价格战、产能出清与技术迭代下的新格局,并探讨三巨头谁将在下一轮周期中胜出。
截至2025年9月1日,通威股份总市值1016.54亿元,时隔一年再度跻身光伏千亿阵营;阳光电源2056.62亿元、隆基绿能1294.33亿元分列第一、第二。2022年行业曾拥有13家千亿市值公司,随后因多晶硅价格暴跌、产能过剩,仅剩三家。通威凭借成本领先、N型硅料放量与储能布局实现估值修复,预示光伏板块最激烈的价格战或已触底,龙头集中度正在加速提升。

2022年7月5日,通威股份市值一度高达3049.8亿元,彼时多晶硅现货价突破33万元/吨,市场疯狂扩产。然而2023—2024年新增硅料产能集中释放,价格最低跌至5.8万元/吨,通威市值也一度跌破900亿元。过去两年,公司选择“以量换价”,通过云南、包头、乐山三大基地持续投放N型高纯料,2025年上半年硅料产量达22万吨,市占率重回28%,成功把成本压到行业平均的70%,成为本轮反弹的核心逻辑。

当前光伏千亿市值仅剩三家:阳光电源——以逆变器+储能系统为矛,海外储能毛利率持续保持35%以上;隆基绿能——HPBC二代电池量产效率突破26.5%,组件端溢价显著;通威股份——硅料+电池片双龙头,N型硅料溢价1500元/吨,叠加TOPCon电池产能扩张,形成“硅料—电池—组件”一体化护城河。三家公司分别掌握了“储能渠道、电池技术、材料成本”三张王牌,短期内难被撼动。

2025年8月,行业第三梯队硅料现金成本约6.2万元/吨,而通威、协鑫、新特能源三家龙头现金成本均低于5万元/吨。当现货价跌破6万元时,高成本产能已出现停产检修,月度供给收缩4%。多家券商判断,硅料价格底部区域或已出现,通威凭借成本优势率先受益,2025Q2单吨净利环比回升至1.1万元,带动盈利与估值双修复。

通威在N型硅料之外,已启动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中试线,目标2026年效率突破30%;同时与华能、国电投签署3 GWh储能电池长单,切入储能系统集成。阳光电源则推出“光储充检”一体化方案,计划2025年全球储能装机15 GWh;隆基已完成HPBC 3.0技术储备,并布局BC电池+钙钛矿叠层。技术路线虽有差异,但共同指向“高效率+储能配套”以对冲未来可能的过剩风险。

2025年7月,证监会明确支持新能源龙头通过定增、可转债补流扩产。通威股份已递交50亿元定增预案,用于包头10万吨N型硅料及8 GW TOPCon电池扩产;阳光电源拟发行30亿元可转债加码储能电芯;隆基则启动40亿元H股增发,用于马来西亚6 GW组件基地。政策暖风叠加盈利回升,龙头再融资难度显著低于二三线企业,行业集中度有望继续提升。

通威市值重回千亿,不是简单的估值修复,而是光伏行业价格战进入尾声、龙头盈利见底的信号。阳光电源、隆基绿能、通威股份各凭渠道、技术、成本优势形成三足鼎立,二三线企业已难以复制其资金、技术与规模壁垒。随着N型硅料、HPBC、钙钛矿叠层、储能系统等多条技术路线落地,下一轮光伏周期将由“价格战”走向“技术+资金”双重淘汰赛,而千亿俱乐部的门槛也将越筑越高。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BBIN宝盈集团技术平台

报名参会

辽宁 - 沈阳
2025年09月12日 ~ 14日
江苏 - 无锡
2025年09月19日 ~ 21日
云南 - 昆明
2025年09月25日 ~ 27日
湖南 - 长沙
2025年09月25日 ~ 27日
湖南 - 长沙
2025年09月26日 ~ 28日
碲产业报告2025
推广

推荐企业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热门资讯
更多+

福建省金龙稀土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