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达科技获国内主机厂及动力电池企业26亿元定点,涵盖车身件、电池托盘、铝压铸三大品类,生命周期6-8年。依托江苏、安徽、重庆三大基地,公司布局一体化压铸、高强钢辊压、复合材料多工艺矩阵,2025年Q3起量产。项目将贡献年营收约4亿元,毛利率高于传统件3-5个百分点,并打开新能源轻量化千亿市场入口。
本次定点中,车身结构件占比45%,以热成形高强钢为主,配套某新势力SUV平台;电池箱托盘占35%,采用
铝型材+搅拌摩擦焊工艺,匹配
磷酸铁锂CTP 3.0方案;铝压铸件占20%,聚焦前后副车架、电机壳体,单车价值量提升50%。项目生命周期6-8年,首年即进入量产,确保现金流快速回收。
华达在江苏常熟投建9000T一体化压铸岛,可一次成型后底板,减重15%、零件数减少80个;安徽马鞍山基地装备6000T挤压铸造线,实现铝压铸与型材复合,解决电池托盘结构强度与热管理难题;重庆基地则布局高强钢辊压线与复合材料RTM,实现多材料平台化供货,快速响应主机厂差异化需求。
为满足26亿元订单及后续增量,公司2024-2025年资本开支预计12亿元,新增设备300台套。常熟基地二期2025年Q2投产,形成20万套一体化压铸年产能;马鞍山铝压铸扩产至10万吨/年;重庆高强钢辊压线升级后年产能30万套。三地联动可将物流半径压缩至300公里,单台运输成本下降8%。
传统车身件毛利率约18%,而新能源电池托盘、一体化压铸件因技术门槛高、认证周期长,毛利率可达22%-25%。按26亿元订单测算,2026年起每年新增净利润1.2-1.5亿元,占公司2024年净利润比重约20%。随着规模放量,固定成本摊薄有望再提升净利率2个百分点。
新能源渗透率超40%,主机厂对轻量化、集成化需求爆发。华达此次大单显示,具备多工艺矩阵、快速产能扩张及平台化供货能力的零部件企业,正在由“跟随者”变为“定义者”。未来三年,一体化压铸、CTC技术、复合材料电池壳将成为千亿级赛道,率先卡位者将获得估值与业绩双击。
26亿元定点不仅是一次订单胜利,更是华达科技以“轻量化+平台化”战略切入新能源核心供应链的里程碑。随着常熟、马鞍山、重庆三大基地火力全开,公司有望在2025-2027年再造一个“新能源华达”,并引领中国零部件企业迈入全球轻量化竞争主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