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闽能源将以11.77亿元总投资在福州长乐外海打造114 MW海上风电场,预计年等效满负荷小时数4004.8小时,资本金内部收益率5.03%。项目采用大兆瓦抗台风机组、35 kV海缆直送陆上集控站,建成后年减排二氧化碳约36万吨,为福建“海上福建”战略再落一子,并为全国平价海上风电提供可复制范本。
长乐B区场址位于福州长乐漳港东侧38公里处,水深18–25米,100米高度年均风速8.2 m/s,湍流强度低,台风影响相对较小。场区避开主航道与生态红线,用海面积仅12平方公里,单位千瓦海域占用指标优于省内同期项目,为未来扩容预留空间。
项目拟安装8台单机14 MW抗台风机组,叶轮直径236米,扫风面积4.36万平方米,可有效捕捉低风速能量。35 kV三芯交流海缆总长31公里,采用
铅护套+PE外护套双层结构,满足50年抗腐蚀要求;陆上集控站设在长乐松下镇首祉村,接入220 kV变电站,送出通道已获国网福建批复,不存在限电风险。
可研测算,项目总投资11.77亿元,其中资本金30%,其余70%通过绿色银团贷款解决。按含税上网电价0.385元/kWh(福建海上风电指导价)计算,资本金内部收益率5.03%,投资回收期(税后)约12.4年。项目已锁定中国进出口银行、兴业银行等6家金融机构共16亿元授信额度,融资成本控制在LPR+80基点以内。
长乐B区投运后,将与已投产的A区、C区及连江外海项目形成连片开发效应,总装机突破1 GW,带动塔筒、海缆、风机运维等上下游产值约60亿元。福建省发改委明确,2025–2027年将再新增海上风电核准5 GW,中闽能源有望凭借B区经验复制后续项目,进一步巩固“闽系”海风开发商第一梯队位置。
项目年上网电量4.57亿千瓦时,可满足约20万户家庭年用电需求,年减排二氧化碳36万吨、二氧化硫1100吨。电力通过已投运的福州南~仙游220 kV线路直送福州主城区,为“强省会”战略提供清洁电力支撑,并为福建2025年非水可再生能源占比达30%的目标贡献关键增量。
从可研到核准,中闽能源仅用14个月完成长乐B区(调整)项目各项前期工作,跑出“福建速度”。11.77亿元投资不仅为公司锁定未来20年稳定现金流,也为福建海上风电产业链注入新动能。随着项目年底开工、2027年全容量并网,福州外海将再添一座绿色能源地标,继续夯实福建在全国海上风电版图中的领跑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