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设备制造商奥特维近日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数据显示公司面临行业调整带来的经营压力。受下游光伏行业产能出清影响,主要产品验收周期延长,导致整体业绩出现明显下滑。
业绩数据显示,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33.79亿元,同比下降23.57%;净利润3.08亿元,降幅接近六成。光伏设备作为主要收入来源,占比提升至78.87%,但该业务板块整体收入下滑明显。相比之下,
锂电设备收入1.76亿元,占比5.2%,保持相对稳定。
从业务分布来看,奥特维正面临结构性调整。光伏设备业务中,大尺寸超高速串焊机、硅片分选机等核心产品仍保持细分市场优势地位。同时,半导体设备业务取得突破,划片机、装片机等产品进入客户端验证阶段,
铝线键合机和半导体AOI检测设备已获得批量订单。上半年半导体设备订单突破0.9亿元,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产业链压力传导明显。光伏行业持续调整导致下游客户经营困难,部分设备验收周期延长。其中与苏州腾晖光伏的2147万元合同纠纷进入破产重整程序,部分债权已转为股权。类似情况对设备企业现金流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奥特维通过加强应收账款和存货管理,上半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4.75亿元,较上年同期的负值明显改善。
在手订单结构反映行业变化。截至6月底,公司总在手订单105.69亿元,同比下降26.32%。具体来看,光伏设备订单下滑明显,而
储能/锂电设备订单保持小幅增长,半导体设备订单增速较高。这种变化促使公司加快业务多元化布局。
技术研发持续推进。公司累计获得授权知识产权2361项,其中发明专利313项。自主研发的低氧单晶炉、丝网印刷线等设备持续迭代升级。
光伏电池先进金属化工艺设备实验室等项目正在建设中,部分研发项目进度有所调整。平台化高端智能装备智慧工厂项目完成35.16%投资进度,预计2026年3月投入使用。
市场拓展方面,奥特维产品已销往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上半年境外收入7.92亿元,占总收入23.44%。为应对国内市场波动,公司加大海外市场开发力度,重点布局东南亚、欧洲等区域。同时加强本地化服务能力建设,提升国际竞争力。
从产品技术路线看,奥特维设备覆盖光伏制造多个关键环节。在硅片领域,低氧单晶炉满足大尺寸、高品质硅片生产需求;电池环节提供激光辅助烧结设备、光注入退火炉等设备;组件环节的超高速多主栅串焊机提升生产效率。半导体封测设备逐步形成完整产品线,铝线键合机等产品实现进口替代。
业内人士指出,光伏设备行业正经历深度调整期。随着技术路线迭代和产能出清,设备企业需要更强的技术储备和资金实力。奥特维在保持光伏设备领先优势的同时,积极拓展半导体设备业务,这种多元化战略有助于平滑行业周期波动影响。但新业务培育需要时间,短期业绩仍将承压。
从行业整体来看,光伏制造设备需求波动明显。一方面,PERC产能过剩导致设备投资放缓;另一方面,TOPCon、HJT等新技术路线仍在推进,相关设备需求存在结构性机会。奥特维的BC印胶设备等新产品有望受益于技术路线切换。同时,半导体设备国产化趋势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点。
现金流管理成为关键。面对行业下行周期,奥特维通过优化运营效率改善现金流状况。这与部分陷入资金困境的同行形成对比。稳健的财务政策和充足的在手订单为公司度过行业低谷提供了缓冲空间。
产能布局方面,公司在建项目调整进度。除前述智慧工厂项目外,高端智能装备研发中心项目投入进度36.2%,光伏电池金属化设备实验室项目处于早期建设阶段。这些项目延期主要受行业环境影响,公司根据市场变化灵活调整投资节奏。
展望后续发展,奥特维需要在三个方面持续发力:首先是保持光伏设备技术领先优势,抓住N型电池技术升级机遇;其次是加快半导体设备业务成长,扩大市场份额;最后是提升国际业务占比,分散单一市场风险。这三方面进展将决定公司能否走出当前业绩低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