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产业洞察报告
推广

位置:BBIN宝盈集团 >

> 新闻资讯

> 正望新材料3万吨新能源负极产线10月投产,硅碳下一站已就位

正望新材料3万吨新能源负极产线10月投产,硅碳下一站已就位

2025-08-28 10:14:39 来源:SMM
187        0
简介:四川内江,总投资8亿元的正望新材料一期3万吨新能源石墨负极项目10月投产,二期5000吨硅碳负极同步启动,形成“天然石墨—人造石墨—硅碳”全谱系供应。连续石墨化隧道窑节能18%、AI粒度控制与卤素纯化工艺确保4680电池级品质,屋顶光伏供40%绿电。项目地处成渝两小时电池集群圈,80%产能已被头部客户锁定,并配套废旧石墨回收与中科院联合实验室,内江由此跃升为西南“石墨谷”。
四川内江,一座年产3万吨新能源石墨负极材料的现代化工厂即将在10月迎来投产。正望新材料(内江)有限公司的一期特种石墨加工厂房与硅碳负极专用设备研发制造厂房已全面封顶,二期硅碳负极扩能项目同步启动。项目投产后,不仅可就近配套川渝、云贵地区动力电池储能客户,还将形成“天然石墨—人造石墨—硅碳负极”梯级产品线,为西南地区新能源材料补齐关键一环。

内江曾以煤炭、钢铁立市,如今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能源产业链快速西移。正望新材料选址内江东兴区,总投资8亿元,一期占地120亩,建设3万吨新能源石墨负极材料生产线。项目采用连续石墨化、高温纯化、表面包覆等先进工艺,可将本地丰富的针状焦、煅后焦转化为高端负极材料,实现“资源就地增值”。预计10月投产后,年产值可达12亿元,为老工业基地注入绿色新动能。

与传统石墨负极相比,正望的产线具备三大看点:1)连续石墨化隧道窑:能耗下降18%,单吨加工成本比间歇式窑炉降低1200元;2)AI粒度控制:在线激光粒度仪实时反馈,D50稳定在8–10 μm,首次效率提升2个百分点;3)纯化工艺升级:采用高温卤素纯化,灰分≤0.05%,满足4680大圆柱电池对低金属杂质的要求。此外,工厂屋顶配套5 MW分布式光伏,年发电量600万kWh,可满足自用绿电40%,进一步降低碳足迹。

在一期厂房西侧,二期硅碳负极项目已完成场地平整。公司计划再投3亿元,建设年产5000吨硅碳复合材料中试线,核心设备包括化学气相沉积(CVD)连续炉、纳米硅包覆系统。技术路线采用“多孔碳骨架+纳米硅沉积+碳包覆”三层结构,循环寿命目标800次以上,克容量≥1800 mAh/g,面向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及储能市场。二期建成后,内江基地将形成“天然石墨—人造石墨—硅碳”全谱系负极供应能力。

内江地处成渝中心,两小时物流圈可直达宜宾、遂宁、重庆涪陵等动力电池集群。宁德时代四川基地、比亚迪重庆璧山工厂、蜂巢能源遂宁基地均在300公里范围内,每年石墨负极需求量超过30万吨。正望新材料已与多家头部电池厂签订长期供货协议,一期3万吨产能已被预定80%,二期硅碳产品也已拿到样品订单。铁路运输方面,成渝铁路内江站货场扩建后,每年可新增货运能力60万吨,保障原料进厂、成品外发高效衔接。

正望同步规划废旧石墨负极回收产线,采用高温除杂+球磨再造粒工艺,回收率可达92%,再生石墨成本仅为新料的60%。项目还与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所共建“石墨与硅碳负极联合实验室”,重点攻关低成本硅碳界面稳定性、快充型人造石墨等前沿技术,为下一代负极材料持续输血。

10月点火、12月出货,正望新材料用“当年签约、当年投产”的川南速度,把3万吨石墨负极产线从蓝图变成现实。随着二期硅碳项目落地,内江将形成覆盖高中低端应用的负极材料矩阵,为成渝万亿级动力电池产业补上关键拼图。在全球负极产能加速向中国西部转移的浪潮中,这座“石墨谷”已提前卡位,未来五年,或将成为西南新能源版图上最亮眼的“黑色黄金”基地。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BBIN宝盈集团技术平台

报名参会

辽宁 - 沈阳
2025年09月12日 ~ 14日
江苏 - 无锡
2025年09月19日 ~ 21日
云南 - 昆明
2025年09月25日 ~ 27日
湖南 - 长沙
2025年09月25日 ~ 27日
湖南 - 长沙
2025年09月26日 ~ 28日
碲产业报告2025
推广

推荐企业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热门资讯
更多+

福建省金龙稀土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