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安顺,一座曾经沉寂的铝业生产车间如今焕发出勃勃生机。这里原是安顺市铝业有限公司的生产基地,因市场波动与经营压力,该基地于2023年5月被迫按下"暂停键",设备闲置,厂房空置,国有资产陷入沉睡。
转机出现在2024年。在安顺市政府与西秀区政府的积极协调下,贵州安顺中泰鑫博铝业有限公司以"自筹资金+技术改造"模式接手该基地。企业投入巨资对电解槽等核心设备进行深度节能改造,通过智能化控制系统升级、余热回收利用等技术手段,使老旧设备焕发新生。经过数月紧锣密鼓的改造,同年9月,生产线重新轰鸣,闲置一年多的国有资产被成功盘活。
数据印证着这场"重生"的成效:2025年上半年,中泰鑫博铝业实现产值5亿元,日均铝锭产量突破370吨,用电量占安顺市工业用电总量的三分之一,成为当地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柱。企业通过与原产权方签订十年委托经营协议,建立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化运作机制,既保障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又激发了民营企业活力。
这条产业链的复苏更带动了上下游协同发展。中泰鑫博铝业与6家配套企业形成产业集群,从原材料供应到铝制品深加工,全链条提供近800个就业岗位。生产车间里,智能化电解槽有序运转,AGV小车穿梭运送物料,技术人员通过数字孪生系统实时监控生产参数——这座传统铝业基地正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转型升级,为资源枯竭型地区探索出一条盘活闲置资产、推动产业更新的可行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