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院总承包建设的察北管理区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项目近日成功实现全容量并网和商业化运营。作为华北地区投运容量最大的电网侧独立储能项目,它位于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装机容量达300MW/1.2GWh。该项目不仅提升了电网稳定性与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更标志着我国电网侧储能技术从示范迈向规模化应用,对构建多能互补能源体系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察北储能电站项目作为河北首批省级规划电网侧独立储能示范项目,采用创新的共享使用模式。项目与周边新能源电站形成"发-储-输-用"一体化电网调节体系,有效解决了可再生能源并网难题。项目占地面积约90亩,由60个储能单元组成,每个单元配置5MW/20MWh磷酸铁锂电池系统,实现了安全与效率的双重优化,为新能源富集的京津冀地区提供了可靠的电力调节能力。
在技术层面,察北储能电站采用了行业领先的安全和智能化方案。电池系统配备消防系统、冷却系统及智能BMS管理系统,确保全生命周期安全监控。同时运用微电子技术与能量管理系统,实时跟踪电池健康度和功率数据,循环寿命达到行业领先水平。项目还具备优异的电网兼容性,支持毫秒级响应调节,充分满足新能源并网及电力辅助服务需求,展现了先进储能技术的应用价值。
华东院项目团队仅用7个多月时间就实现了察北储能电站一次性全容量并网,展现了高效的建设能力。项目于今年5月转入商业运营,6月全面进入市场化运营阶段。随着深度参与电力市场交易,项目在优化能源结构、保障电力安全、推动"双碳"目标等方面的价值将持续释放。这一成功实践为打造"抽水蓄能为主、多种储能技术融合"的张家口模式提供了可复制的参考案例。
华东院在电化学储能领域展现了强大的技术实力,以设计与工程智慧化为核心,在全国多地建成多项重点储能工程。从电网侧储能到新能源配套储能,从火储联合到混合储能,华东院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经验。特别是在储能系统设计和数字化能力方面形成"双核"优势,拥有领先的仿真和规划设计能力,为推动我国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