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矿
采矿
选矿
通用
火法冶金
湿法冶金
电冶金
真空冶金
功能材料
复合材料
新能源材料
合金材料
材料加工
废水处理
大气治理
固/危废处置
土壤修复
物理检测
化学分析
力学检测
无损检测
失效分析
环境检测
综合
刘云,郑州大学/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副研究员,曹亦俊教授资源加工与高效利用团队,博士毕业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本、硕均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冶金、相似关键金属分离,近年来致力于金属结合蛋白及多肽分离回收关键金属的基础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CEJ、HAZMAT、IJBM,JEMA等中科院一区期刊,并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项目。
倪帅男,博士,浙江大学衢州研究院特聘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稀土等战略金属精准分离与高值利用方面的研究工作,在Green Chem.、Chem. Eng. J.、J. Hazard. Mater.和Sep. Purif. Technol.等本领域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申请并授权发明专利9项;主持浙江大学衢州研究院自主科研专项项目1项,并参与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科技专项项目3项;入选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科技攻关新星”,担任《湿法冶金》期刊青年编委及J. Environ. Manage.等期刊审稿人。
王洪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矿业科学学报》、《金属矿山》青年编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矿物加工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各1项;企业课题4项。以一作/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EI论文2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项,授权5项。主要研究方向:工业固废资源化、复杂矿石提取与利用。
谢刚,教授、博导,中铝集团首席工程师,昆明冶金研究院首席研究员。主要从事有色金属湿法冶金研究工作。围绕复杂铅锌资源加压湿法冶金及配套技术开展应用基础及产业化技术研发工作,研发成果的应用为企业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是加压湿法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获省部级科技奖13项,获授权发明专利42项,出版专著7部,发表学术论文近300篇(其中SCI?40篇,EI50余篇),培养毕业博士、硕士近100人。
韩俊伟,中南大学教授、博导,矿物工程系副主任,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访问学者。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湖湘青年英才、湖南省“优青”等人才计划。 主要从事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利用研究,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湖南省创新引领计划等项目20余项。
标题:肖清泰
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