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矿
采矿
选矿
通用
火法冶金
湿法冶金
电冶金
真空冶金
功能材料
复合材料
新能源材料
合金材料
材料加工
废水处理
大气治理
固/危废处置
土壤修复
物理检测
化学分析
力学检测
无损检测
失效分析
环境检测
综合
四川省特聘专家,天府峨眉计划创新领军人才,博士生导师。1989年8月到四川大学原子核科学技术研究所工作;1997年8月至2017年5月在德国哥廷根大学学习和工作,期间担任纳米磁性和离子束研究室负责人;2017年6月回到四川大学。中国电子束离子束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核固体物理、离子束分析技术、电子束离子束应用技术和新材料的研究。
梅其良,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堆芯设计所副总监、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辐射防护学科带头人,国标委委员、能源行业行标委委员,国家电投核电厂总体与安全评价科技创新带头人。长期从事辐射屏蔽、源项分析级放射性后果评价等领域的研究应用;负责或参与了秦山核电、恰希玛核电、CAP1000、国和一号等核电机组的辐射防护设计工作;主持多项重大科技项目研发,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7项;发表SCI/EI论文30余篇;申报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
韦悦周2010年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曾任日本东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广西大学教授,2021年至今任南华大学特聘教授。从事核燃料循环、锕系元素化学等研究,近年主持国家基金重点类项目、中广核合作项目、广西重大科技专项等。发表论文460余篇(SCI论文350余篇,ESI高被引10余篇),授权专利30余项,曾担任6个SCI国际期刊编委。
黄洪涛,中山大学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一级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兼任中国核工业大学副教授,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通讯评审专家(核科学与技术)、教育部学位论文评审专家、广东省科技专家库专家、《Nuclear Analysis》青年编委等。主要从事材料的氢同位素渗透滞留行为研究及阻氚涂层技术、反应堆材料的辐照损伤及辐照效应等领域的研究。
清华大学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大项目副总设计师,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负责人,国防科工局“核能开发项目”子课题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负责人,中核英才项目负责人。以先进核材料设计与核燃料循环为主要研究方向,面向国家经济主战场和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先进核燃料研发、乏燃料后处理首端、燃料辐照后性能等领域的研究。“中核领创”青年英才、高温气冷堆国际组委会“优秀青年学者”、热室国际组委会“最佳研究学者”等称号;多次获得中国核学会“优秀学术论文”。
标题:张连民
评论 (0条)